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路径——基于美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25 09:03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路径——基于美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内涵式发展 教材建设 美国大学 启示 路径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和美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聚同化异,其共识共为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美国大学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显性表现,隐性地诠释着当今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应有的理念、模式和路径。教材是人才培养中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教材建设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以教学资源建设这一事物的内部核心因素推动、呈现、实践着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及教学行为。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教材建设 美国大学 启示 路径
【基金】: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之“中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改革与研究”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9BZ07)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立项课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界下的教材建设研究”(课题编号SGH140548)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3
【正文快照】: 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人才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邬大光;;世界一流大学解读——以美国密西根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2 朱燕飞,石云里,陈长荣;从MIT看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辉;于影;;论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结构及实践路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3期

2 崔军;汪霞;;从历史走向未来: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理念探析[J];大学(学术版);2012年06期

3 王雷;;开展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路[J];大众科技;2011年01期

4 宋阳秋;;关于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思考[J];福建电脑;2006年12期

5 余海波;;“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效果分析——基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的调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崔军;汪霞;;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3年04期

7 邓绍勇;;基于生物键原理的人力资本内涵提升培养理念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4期

8 高剑霞;;关于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4年12期

9 张学亮;吕星星;;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年03期

10 戴丽娟;;追本溯源 继往开来:密歇根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演变和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成良;;构建四大支柱,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李辉;高等农业教育教材建设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一军;从“高深学问”到“个人知识”[D];南京大学;2012年

4 冯新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孙永建;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涛;大学精神培育机制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章黉;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马思颖;论非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获得和汉语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兆锋;西藏大学通识教育实施及通识课程构建可行性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5 杨淞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6 魏佳琦;美国经济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沈兰;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杨振梅;撒切尔夫人时期英国的留学生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孔庆聪;我国本科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分流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包淑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办学方向──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2 张子照;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困难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2年03期

3 余凯;通识教育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一个简史[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04期

4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诚;;辽宁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关于锦州市四所高校调研报告[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张梁平;;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7年03期

3 雷芳;;对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02期

4 周德玉;;试论中小学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张体勤;;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J];理论学习;2007年11期

6 杨雪梅;樊继轩;;关于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郝翔;储祖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1期

8 徐木兴;刘朝马;;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9 姜万祥;刘晓丽;;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企业内涵式发展能力[J];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欧阳恩剑;;浅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特点及要求[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群;;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2 宋冬梅;;特色立校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3 刘界平;;追寻教育本真 走内涵式学校发展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4 丁金英;;区域性农业中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选择[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岳世珠;;走内涵式发展,做最好的自己[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6 朱成良;;构建四大支柱,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7 杨勇;;深化高校学报改革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倪群;;机电一体组教师在光启创新基地活动中自身成长途径的探索[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郑纳新;;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专业化出版集团初探[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10 何代国;;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名校 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智 翟永明;焦作市分行内涵式发展成效显著[N];粮油市场报;2010年

2 吴越;内涵式发展诉求下的天津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冯根深;船舶工艺所:统一认识 谋求内涵式发展[N];中国船舶报;2011年

4 安塞县王窑乡中心小学 尉蔚;学校内涵式发展是“人”的发展[N];延安日报;2011年

5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孙秋华;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3年

6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3年

7 山西医科大学纪委书记、教授 顾昭明;密切联系师生实际 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N];山西日报;2013年

8 驻站记者高传开、特约记者卢佳庭;广西总队谋划工作聚焦内涵式发展[N];人民武警报;2012年

9 龚兴;强调内涵式发展 苗圩出席南航60岁庆生[N];中国工业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旭晓;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凯;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苗花;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式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蔡晓宇;出版社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4 包淑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张文亮;中国内涵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6 薄涛;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式发展定位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宁业勤;学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熊超;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依据及战略重点[D];湖南大学;2008年

9 闵敏;长株潭两型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龙美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之检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16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16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