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7:07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民族意识 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中华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民族意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社会发展历史向人们表明民族意识是一把“双刃剑”。民族意识淡漠,民心难聚,复兴之梦难圆。然而,极端、狭隘的民族意识也会给民族稳定团结造成严重威胁。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他们的民族意识培养与中华民族发展命运休戚相关。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却也极易受到影响。本研究关注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所指的民族意识是基于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意识。它是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对中华民族特征、文化、传统、生存发展条件与环境等民族存在的客观反映,是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动力。 本研究根据金炳镐教授民族意识结构分层理论设计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问卷,经过三次测试、两轮修订形成信效度均符合测量学标准的正式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在杭9所高校的24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以剖析大学生民族意识特征、群体差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 (1)多数学生民族意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整体民族意识水平呈正态分布; (2)男生的民族意识弱于女生,文科生的民族意识弱于理科生,学生骨干的民族意识显著强于普通学生,大二学生的民族意识低于其它年级的学生,农村生源学生的民族意识普遍强于其他生源地的学生; (3)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民族意识高于平均水平;综合类、医学类、艺术类院校学生的民族意识处于平均水平;文科类院校学生的民族意识水平最低; (4)担任学生干部、对新闻关注程度越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水平越高; (5)大学生民族意识水平随父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先增后减,父母最高学历为高中的大学生民族意识水平最高。父母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服务行业工作的大学生民族意识弱于父母在农林业、工业、商业领域工作的大学生。 本研究重点关注大学生民族意识特征,并结合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群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从大学生民族意识培养内容设计、培养群体划分等方面提出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民族意识 现状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图清单10-11
  • 表清单11-13
  • 引言13-21
  • 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13-14
  • 2 研究综述14-18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18-20
  • 4 研究的创新点20-21
  • 1 个体民族意识概述21-26
  • 1.1 民族意识的含义21-23
  • 1.2 民族意识的结构23-25
  • 1.2.1 民族属性意识23-24
  • 1.2.2 民族交往意识24
  • 1.2.3 民族发展意识24-25
  • 1.3 民族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25-26
  • 2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26-49
  • 2.1 问卷设计及编制26-40
  • 2.1.1 问卷设计的依据及思路26-27
  • 2.1.2 问卷编制的原则27-28
  • 2.1.3 问卷编制的方法及程序28-40
  • 2.2 调查实施40-42
  • 2.2.1 调查范围及取样40-41
  • 2.2.2 调查时间及方式41-42
  • 2.2.3 问卷回收及整理42
  • 2.3 问卷信效度检验42-49
  • 2.3.1 效度检验44-47
  • 2.3.2 信度检验47-49
  • 3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分析49-72
  • 3.1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总体特征49-54
  • 3.1.1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分布特征49-50
  • 3.1.2 当代大学生民族属性意识特征50-52
  • 3.1.3 当代大学生民族交往意识特征52-54
  • 3.1.4 当代大学生民族发展意识特征54
  • 3.2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群体差异54-68
  • 3.2.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差异55-57
  • 3.2.2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差异57-59
  • 3.2.3 学生骨干和普通学生的民族意识差异59-62
  • 3.2.4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差异62-64
  • 3.2.5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差异64-68
  • 3.3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影响因素68-72
  • 3.3.1 学校层面的影响69
  • 3.3.2 个体层面的影响69-70
  • 3.3.3 家庭层面的影响70-72
  • 4 大学生民族意识培养建议72-80
  • 4.1 设计内容:整体提升大学生民族意识72-75
  • 4.1.1 提升大学生民族归属感72-73
  • 4.1.2 开阔大学生处世胸怀73-74
  • 4.1.3 增强大学生民族发展责任感74-75
  • 4.2 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民族意识75-80
  • 4.2.1 针对性别差异的民族意识培养建议76
  • 4.2.2 针对专业差异的民族意识培养建议76-77
  • 4.2.3 针对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差异的民族意识培养建议77-78
  • 4.2.4 针对年级差异的民族意识培养建议78
  • 4.2.5 针对生源地差异的民族意识培养建议78-80
  • 结语80-81
  • 参考文献81-84
  • 致谢84-85
  • 附录A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问卷(初测)85-88
  • 附录B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问卷(二测)88-92
  • 附录C 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问卷(正式)92-95
  • 作者简历95


本文编号:922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22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