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构建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科研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17-09-26 22:41

  本文关键词:论构建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科研评价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力 导向 大学科研 评价体系


【摘要】:大学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肩负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应用的重任。大学科研评价是大学科研发展、评估的风向标,体现了大学科研管理的功能地位和价值导向,是促进科研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国大学科研评价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三:一是科研评价体系主要以"绩效"考核为导向,不利于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发挥自身科研潜力;二是从评价主体来说,科研评价主体是行政主管部门,忽略科研工作者作为评价客体在评价中的主动性及内在需求;三是从评价指标设置来看,注重量化指标、忽视主观性的定性指标,间接助长了学术不正之风。创新力是大学科研能力的主体构成,更是核心构成。本文以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类别,着眼构建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科研评价体系,以提升大学科研能力水平和质量。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
【关键词】创新力 导向 大学科研 评价体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以创新力为导向的大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BIA100073)
【分类号】:G644
【正文快照】: 大学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肩负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应用的重任。大学科研评价是科研发展、评估的风向标,体现了大学科研管理的功能地位和价值导向,是提升大学科研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推动力。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科研水平和发展方向,关系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童桦,唐慧君,唐晖;研究型大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徐燕刚;庾光蓉;;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及其合理性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甲;张婷;;高校院(系)科研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王雪梅;;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的现状与完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1期

3 王炜;;论科技创新基地对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意义[J];大众科技;2006年02期

4 张学敏;;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张韩飞;;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20期

6 李瑛;孙涛;;高校科研管理绩效评价——基于2007—201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7 徐霞;;大学教师学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煤炭高等教育;2013年02期

8 郭静;;从外语类社科研究看科研评价机制——以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外语研究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年11期

9 何宝国;;关于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8期

10 侯华新;庞启平;黄超;梁蓓蓓;;新形势下提高基础医学院整体科研能力的设想与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校红;;基于审计角度的科研经济责任定评分析[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微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仁义;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周大鹏;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及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4 陈浩;基于理想窗宽的DEA视窗分析模型的我国高校科研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仁蓉;;以人为本的高校科研管理理念及其机制创新探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林荣日;;中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2期

3 彭鹃;;建立发展型高校教师科研激励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2期

4 彭江;;论大学科研的合作与开放[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5 杜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6 庾光蓉;;关于重塑大学科学精神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庾光蓉;徐燕刚;;运用激励理论优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8 池颖;;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0期

9 蔡言厚,田金山,吴厚平;大学科研定量评价指标设置若干原则的探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05期

10 蔡言厚,兰云,李卫,吴厚平;大学量化评价案例研究[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兰,唐慧君;构建高校内部科研评价体系之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2 周文燕;;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冯海燕;;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改革途径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12期

4 张伟;;高校科研评价中常见问题及科研评价体系的创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黄涛;;科研评价的异化和对策[J];科技导报;2010年10期

6 谢海波;;浅议高校科研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06期

7 张喜爱;;试论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工作的改进与完善[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年06期

8 李卫红;;以改进科研评价为突破口 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年01期

9 魏海燕;李晗;;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2期

10 隋萌萌;;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之问题及其实现策略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海燕;李晗;;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构建[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婧 记者 江芸涵;科研评价改革试点增至30所高校[N];四川日报;2014年

2 胡乐乐;终结科研评价论文量一刀切[N];中国商报;2014年

3 记者 唐景莉 黄金鲁克;改革科研评价 坚持质量导向[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霍文琦;聚焦科研评价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以改进科研评价为突破口 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冯惠玲;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 完善科研评价机制[N];光明日报;2011年

7 ;科研评价:何时让人静下心来磨一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董少校;代表作制能否趟出科研评价新路[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钟静;改进科研评价机制 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N];江苏教育报;2011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吴汉东;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提升学术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慧君;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江艳;湖南大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丁宇;基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吴佩;研究型大学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科研绩效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攀;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毛娜;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7 安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D];武汉大学;2004年

8 李海燕;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目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杨正;基于DEA效率的高校科研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6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26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