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听障儿童声调发音的声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前听障儿童声调发音的声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听障儿童 声调 声调起点/折点/终点 声调斜率
【摘要】:本研究通过比较20名5岁健听儿童与20名5岁听障儿童声调发音的声学参数,探求听障儿童声调的发音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听障儿童较容易掌握一声调,其一声的起点、终点、斜率与健听儿童无显著差异;(2)听障儿童二声调发音存在异常,其起点显著大于健听儿童,斜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3)三声调对于听障儿童的发音难度相当大,35%的听障儿童用平调或降调的形式代替三声调,其他听障儿童三声调起点、终点、折点显著大于健听儿童,听障儿童的三声调斜率k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4)听障儿童四声调发音存在异常,其四声调终点、斜率显著大于健听儿童。研究认为从发声层面,听障儿童之所以不能正确掌握二、三、四声调,是因为在声调的关键点不能将基频降低到合适水平。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声调 声调起点/折点/终点 声调斜率
【基金】: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残疾儿童言语语言康复”(课题批准号:2010HSOP001)基金资助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目前我国约有2780万人患有听力障碍,其中0-6岁的听力障碍儿童约有13.7万名,且每年新生聋儿约2.3万名[1];随着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小龄听障儿童的康复引起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汉语是少数具有声调的语言[2],即能够通过不同的声调区别语义,所以听障儿童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永茂;龙墨;银力;华清泉;陶泽璋;吴展元;廖华;黄治物;李骏;常伟;;不同听觉干预手段对聋儿声调辨别能力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年03期
2 杭丽滨;听力障碍儿童声调发音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0期
3 昝飞,汤盛钦;听力残疾儿童的语音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昭慧;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单音节词声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沅湘;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及其局限性──兼说《汉语拼音方案》在音位理论运用上的得与失[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梁亚东,邹德文;对日本留学生的语音教学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郑鲜日;李英浩;;英语、汉语塞音浊音起始时间(VOT)对比以及汉族学生习得英语塞音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谢群霞;;成都方言名词重叠的类型、表义及成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吉子;汉语与韩国语语音对比[J];东疆学刊;2001年04期
6 杨小锋;方言语调量化测试的出路及办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何广见;语音缺陷的确认和评判[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文红;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声调、语调教学的重要性[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钱永文;;莒县话儿化音节的结构[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丽,王宁宇,葛晓辉;背景噪声下言语测听[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欣欣;;听力课中引入外来词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实验报告[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郗昕;人工耳蜗电听觉特性与语后聋植入者言语识别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3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李波;语音转换的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山丹;蒙古语标准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7 朱磊;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陈璐;优选论框架下现代汉语双音节词重叠现象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钟智翔;论缅语语音的历史分期与历史发展[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静茹;大同方言的入声[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衍军;泗水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余琳;普通话水平测试发音正误声学特征辨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帅力;论英汉语弱式共性[D];中南大学;2002年
5 章文静;江淮方言、汉语普通话和英语标准发音语音体系的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兰磊;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替牙期患者的语音功能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7 陈莹;英汉超音段音位功能对比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叶太青;屏南代溪话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邓丹;日本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舌面单元音的习得[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10 许京雷;传感器实验的计算机辅助系统[D];郑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Yip;孔慧芳;;《声调》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7年01期
2 熊观霞,陈锡辉,刘敏,苏蔼芬;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语言康复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03年03期
3 王汉卫;基础阶段声调教学四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钱瑶,高云峰;关于确定声调调形和调值方法的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郑振宇,曹克利,魏朝刚,邢奋丽,王轶,金昕;语后聋Nucleus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声调识别[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4年01期
6 孙喜斌,贺鹭 ,曲成毅;2004年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残疾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5年04期
7 孙喜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标准的制定[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7年01期
8 曹永茂;龙墨;银力;华清泉;陶泽璋;吴展元;廖华;黄治物;李骏;常伟;;不同听觉干预手段对聋儿声调辨别能力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年03期
9 周丽君;曹思远;王琦;陈滨;梁巍;孙喜斌;;92例人工耳蜗术后不同阶段康复评估效果分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年03期
10 魏朝刚,曹克利,王直中,曾凡钢;母语为汉语患者应用多道人工耳蜗的言语识别[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江华;王丽维;;听障儿童视觉阻断法的利弊分析及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2 王春晖;贺文均;;听障儿童家庭教育研究述评[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玉林;;正确理解“全面康复教育”的核心思想[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4 史文清;刘英;;浅谈在学前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训练中的点滴尝试和心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5 周鸿鹃;张伟锋;;亲子同训中家长错误行为的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8期
6 张茂林;杜晓新;;听力障碍学生阅读策略研究概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文迪;卫仁涛;何赛金;林怡雯;;听障儿童家庭异地康复现状调研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朱月情;李永勤;;听障儿童生成问题回应策略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粱桂华;;如何培养听障儿童的注意力[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江芸涵;随班就读 让听障儿童回归“主流”[N];四川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西平;我区听障儿童康复训练遭遇体制之痛[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张文强;贫困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抢救性项目启动[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4 洪泽县特殊教育学校 王丹;听障儿童入学教育中的障碍分析及应对策略[N];江苏经济报;2010年
5 记者 沈轶伦 孙刚 通讯员 宋国梵;上海听障儿童补贴范围再度扩大[N];解放日报;2011年
6 记者 蒋明;湖北贫困听障儿童可享救助和补贴[N];健康报;2011年
7 记者 潘跃;近十万听障儿童得到康复服务[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谭雅竹 实习生 肖丽;关爱,托起明天的希望[N];云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常艳;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声音[N];安庆日报;2009年
10 衢州市聋哑学校 祝慕华;聋校科学教学要重视聋生观察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蕾;听障儿童听觉和言语特征及其关系的研究与训练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星;听障儿童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金秀;听障儿童嗓音特点及其评估模式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程凯;听障儿童语言康复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文妍;听障人士汉语书面语句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迎春;健听与听障儿童语调声学特征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明扬;听障儿童的语言智能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旭;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回流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斯斯;语音编码在听障大学生唇读不同形态汉语元音识别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林英;听觉障碍儿童家庭复原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姚雅萍;基于全纳教育的听障幼儿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芳芳;亲子阅读情景下4岁重度听障儿童语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川;听力障碍儿童汉语普通话塞音发音的实验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磊;听障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9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02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