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偿教育走向发展教育——终身学习视野下自学考试制度的转型变革与战略选择
本文关键词:从补偿教育走向发展教育——终身学习视野下自学考试制度的转型变革与战略选择
【摘要】:21世纪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自学考试面临着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从补偿教育向发展教育转型,是自学考试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自学考试从补偿教育走向发展教育的背景,阐释了两者的关系,着重从生源结构、教育形式、人才培养目标剖析了自学考试制度转型变革的特征,并指出转型变革背景下自学考试制度要坚持文化品牌战略、人才质量战略和纵横延伸战略。
【作者单位】: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树人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自学考试 制度转型 补偿教育 发展教育
【基金】:全国教育考试“十一五”科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名称:“高教自考改革与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09JKS1040
【分类号】:G726.9
【正文快照】: 中国成人教育CHINA ADULT差别化、个性化为教育根本,这充分体现了现行新课标的理念,培养孩子们各有所长,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生长教育系统在生长教育观的引导下,遵循两个教育的基本原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思维的教育,也应该是高效率的教育。实现的教学思路是“低起点,小步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龚茂华;;试论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策略[J];经济师;2009年04期
2 程灵;;美国CLEP考试对我国自学考试的启示[J];教育与考试;2007年05期
3 刘炳贵;;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7年06期
4 王贺元;杨劭晗;;终身教育思想价值取向与自学考试政策的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冯成火;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捷;范炳恒;梁峙;;浅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弹性管理及弹性效应[J];成人教育;2010年06期
2 刘岩;;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机制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1年01期
3 梁新潮;邓玮;;困境与出路:终身教育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J];东南学术;2011年02期
4 徐富林;关于在高校开展第二学历自考教育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李鹏;;加快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促进自学考试发展[J];湖北招生考试;2006年08期
6 刘海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招生考试;2008年04期
7 王贺元;王文卿;杨劭晗;;我国自学考试政策运行机制初探[J];考试研究;2008年02期
8 邬平川;;论教育招生考试体制机制创新[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年04期
9 薛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0年05期
10 陈捷;颜良举;;终身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文治;自学考试网络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苹;陈静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作用及其改革[J];成人教育;2008年06期
2 刘梅开;刘彪;;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余扬;美国CLEP考试制度与我国自学考试制度之比较[J];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04期
4 黄沙;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开放幅度过大吗——与余扬同志商榷[J];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16期
5 钟勇为;;提升自学考试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招生考试;2008年04期
6 唐新华;;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困境及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汪永成;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挑战分析与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吴遵民;张媛;;终身教育思潮下我国高等教育自考的定位与发展契机[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9 于信凤;马强;;考试制度、教育制度、学习制度?——关于自学考试制度性质的几种认识[J];教育与考试;2007年02期
10 戴家干;;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学发展[J];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华;;以人为本,提高自学考试课程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3期
2 徐晓燕;;自学考试在城镇城市走向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3 魏建徽;;论学习型社会中的自学考试[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01期
4 王玉海;周冰;刘学敏;;制度转型的四大理论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陈连军;;自学考试教育应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J];才智;2010年11期
6 谭敬德;;基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自学考试助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03期
7 霍中华;;金融人才职业发展教育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0年02期
8 郑若玲;;自学考试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平台[J];教育与考试;2010年02期
9 常维;;教材建设——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关键[J];甘肃教育;2010年08期
10 靳希斌;戴家干;;自学考试制度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J];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桂权;;舆论空间的分化与重构——当前中国媒介、言论与利益表达的社会逻辑[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文佳;柴彦威;申悦;;基于活动-移动时空可达性的城市社会公平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崔荣杓;韩春花;;韩国农村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及课题[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谢家训;;试论教育经济学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军;;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国的经验贡献了什么?[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金冠军;郑涵;龙锦;;上海文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建设对策思考[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郭建杰;谢罡;;略论制度变迁理论及其与我国社会稳定关系[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王雅静;;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叶行昆;;论“礼坏乐崩”与制度变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明贤;文春晖;;我国融资制度创新的障碍分析及绩效改进[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浩里;三维战略管理与企业制度转型[N];晋中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杨宏斌 实习生 张意霞 雷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N];湖北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朱振国;自考未来主题:改革和质量[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高级编辑 石川人;中国又到“转折关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主任 姚洋;中国模式及其前景[N];文汇报;2010年
6 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副部长 来汉宣;让更多人走进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郭文婧;成人教育的学历导向该终结了[N];大众科技报;2010年
8 范浩里;晋商文化的复兴之光[N];晋中日报;2010年
9 黄梅县质监局 黄飞;文化和文凭的博弈[N];黄冈日报;2010年
10 武向荣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七种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华;制度转型的成本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国臣;国有企业制度解构动因与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谢晓波;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4 于仲秋;制度变迁中的“速富阶层”[D];吉林大学;2006年
5 高小玲;企业道德风险及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计志英;中国转型期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5年
7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陈杰;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梁立俊;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行为金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韩福国;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立群;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婧;二重开放路径与制度转型模式:两大三角洲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余庆生;我国资本市场IPOs效率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赵兵;学校教学制度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于德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历史演变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6 蒋国良;社区学院与区域发展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孙琳;区域经济开放与制度转型:省域层面的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8 杨添龙;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应用:A公司成长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9 刘丁蓉;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政府信用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汤小平;制度、信任与参与[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32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03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