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我国开放大学体系协同能力生成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16:38

  本文关键词:我国开放大学体系协同能力生成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放大学 体系建设 协同能力 生成模式 实现机制


【摘要】:增强办学体系的协同能力是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围绕开放大学体系建设这一重要热点话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该文提出了由战略协同、组织协同、文化协同、资源协同、契约协同所构成的开放大学体系的协同能力,分析了影响体系协同能力生成的因素,构建了一个各要素相互耦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且大循环带动小循环的开放大学体系协同能力生成模式,并基于该复杂的动态系统从战略导向机制、互动耦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契约治理机制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开放大学体系能力协同的实现机制,为开放大学的体系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作者单位】: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发展规划处;
【基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项目“国家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发展研究”(项目编号:Q3501A)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网络环境下电大成人学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12114)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远程教育数字化网络资源共享及开放服务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SKR15)资助
【分类号】:G728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国家开放大学于2012年7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原来在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内部所为人熟知的“系统”一词,也逐步在国家开放大学各类文件中被“体系”一词所代替。这一用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呢?系统,一般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的综合体,泛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善云;张海深;游思义;;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张创伟;;电大系统网络组织特征辨析和治理机制初探——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体系研究的切入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3 季明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关于构建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5期

4 牛慧;;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特征探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韩竞;杨文斌;;开放大学体系建设研究——三论广播电视大学现代化[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莫淑坤;张利生;洪晓青;;战略转型期的定位与发展问题研究——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建设视域下的内蒙古电大[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南旭光;;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关键因素体系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8 张忠生;;关于电大系统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王锋;;系统建设:电大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晓丹;;云南开放大学组织架构与系统建设的思考[J];云南电大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晓东;李欣茹;宋晓梅;;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分类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高勤丽;;北京开放大学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思路[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江颖;;“开放大学”概念解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哈萨;;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招生状况的统计分析与思考——写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施十周年之际[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牛慧;;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特征探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江颖;黄霖;;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开放大学办学自主权的诉求与构建[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李妮;;蓝康恒大学模式对建设我国开放大学的启示[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张正武;;略论向“开放大学”转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苏敏智;;建设基层开放大学的思考[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赵东;;内蒙古开放大学建设中的党建与思政工作探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晋;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有声;于永钢;;搞好系统建设是电大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三论新形势下我国电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余善云;张海深;游思义;;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彭思毛;电大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主动适应本地经济建设需要的有效机制[J];中国电大教育;1988年08期

4 余跃群;电大横向联合办学的趋势及办学观念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大教育;1988年12期

5 余善云;电大教育:生机与活力勃发的真谛──来自基层、农村、三峡库区、贫困山区的声音[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2期

6 邓幸涛;冯琳;;广播电视大学:直面挑战规划未来——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于云秀[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7 王一兵;;中国电大的定位和走向“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道路——国外经验和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8 纪平;;广播电视大学内涵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2期

9 马良生;王永辉;;社会变革中的中国远程教育:机遇与挑战[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10 颂橘;劳人;;电大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续二)[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牛慧邋张毅;[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咨询组专家组组长 季明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培均;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的历史和现状[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6年01期

2 李渝;现代化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电大学报;1997年02期

3 蓝天;访英后的启示[J];云南电大学报;1997年04期

4 李益民,李庆星;把广东电大办成开放大学的构想[J];高教探索;1999年01期

5 林增明;构建以市(地)开放大学为龙头的成人教育体系可行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0年02期

6 余志坚;关于电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费利克斯·利布罗,陈垄;高质量的远程教育:菲律宾大学开放大学的经验[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5期

8 Bowon Kim;Chang Yeul Yang;窦梦茹;;开放大学机构评估标准[J];天津电大学报;2008年04期

9 胥珍珍;印度的开放教育[J];国际展望;1996年21期

10 薛喜民;为建设国内一流现代远距离开放大学而奋斗[J];开放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芝;张世辉;刘续法;董静;;河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迫在眉睫[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2 ;解决“三农”问题 重在加强体系建设[A];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交流材料[C];2007年

3 莫蔓;;国际GLP体系建设发展现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罗奇;;谈中小企业专利保护体系建设[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5 潘梅;苏成勇;;结构化学模型实习体系建设与难点剖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王玲;任仔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7 赵秀萍;赵振芳;;永年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8 鲁冠球;;加快国际化人才体系建设[A];2004年论文汇编[C];2004年

9 任素芹;;信息安全管理为铁路信息化发展提供保证[A];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成立30周年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工程全面竣工投产TMIS工程建设论文专辑(一)[C];2005年

10 胡忠荣;陈伟;李坤明;;浅谈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晶 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教授、空军上校;力推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刘逢安 记者 蔡鹏程;在深化改革中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N];解放军报;2011年

3 张军;努力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N];战士报;2011年

4 吴宏强;从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看动员变革[N];中国国防报;2011年

5 吴宏斌;小议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N];中国国防报;2011年

6 河南总队总队长 沈涛;顺应时代发展积极主动作为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N];人民武警报;2011年

7 江明辉;提升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原动力[N];战士报;2011年

8 唐忠乎 8730部队;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供服务保证[N];人民武警报;2011年

9 驻站记者 武炎龙;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N];人民武警报;2011年

10 胡哲 李伟 特约记者 杜善国 向勇;打造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人才方阵[N];解放军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

2 孙浩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邹志勇;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晓玉;物流外包背景下市场导向、运作协同能力和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顾保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TB敦益;基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加坡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刘录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蒋t熎,

本文编号:1157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157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