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浅谈德国“双元制”下的企业培训及其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7-12-03 00:00

  本文关键词:浅谈德国“双元制”下的企业培训及其借鉴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 双元制 企业培训


【摘要】:"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其中,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又是发挥其职业教育特色、造就高水准技术工人的核心因素。从培训企业的选择、对实训教师的要求,到培训企业的招生乃至培训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德国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26
【正文快照】: ●刘佳上百年来,德国以品质优良、设计合理、经久耐用的产品在世界市场赢得美誉,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已成为值得顾客信赖的代名词。之所以能有如此高质量的产品,除了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工程师对完美的追求外,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所培养出的、高水准的一线技术工人队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运宏;易志勇;;谈德国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丽霞;;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宇斌;;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给我的启发[A];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杰;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及借鉴[J];辽宁高职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可创;德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思潮[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3 曲铁华;马艳芬;;德国职业教师培养培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农业职业教师为中心[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4 王姬;;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模式与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3期

5 牛晓燕;;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及其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9期

6 郑春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模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7期

7 陈慧;;德国职教师资模块化培训及继续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举办2010年第2期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系列培训班的通知[J];中国培训;2010年03期

2 金利华;;企业培训给大学教育的一点启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3 涂云海;;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误区与解决路径分析[J];中国培训;2010年02期

4 廖征军;廖金权;;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中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与启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李宁;;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J];国际人才交流;2010年01期

6 黄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0年03期

7 张亚力;;德国职业教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J];职业;2010年05期

8 孙双;张晓英;杨开城;;基于课程知识建模的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技术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确保企业培训的针对性[J];中国培训;2010年04期

10 张继林;;内训师在企业培训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培训;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构建普教、职教和谐发展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2 周波;;“双元制”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3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4 高宇斌;;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给我的启发[A];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5 符翔宇;;借鉴德国先进的职教经验[A];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6 冯丹白;张素惠;许全守;;从人力需求探讨德国双元制面临产业结构之挑战[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4)[C];2010年

7 何杨勇;;对美国STW改革的评论——一种批判的视角[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8 吴雪萍;;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9 郭志明;;近代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陈光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博闻 兰生;三项举措完善就业机制[N];焦作日报;2011年

2 记者 缪琴;国内首个新能源科技信息文献服务平台在蓉投用[N];成都日报;2011年

3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 姜大源;职业教育必须有跨界思考[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章国兰 记者 徐蕾;加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N];南昌日报;2011年

5 记者 包东喜 通讯员 刘熙发;随州围绕特色产业招贤揽才[N];湖北日报;2011年

6 李文华;定西安定分局服务发展妙招迭出[N];中国工商报;2010年

7 记者 杨君;努力形成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N];东营日报;2010年

8 记者 苏兰生 通讯员 李明中 郭新峰;市安监局推进“精细化”监管[N];保定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强力推进企业全员安全培训[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10 王超 李桐;登高望远天地宽[N];解放军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胜利;石油企业人才培训与开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周礼;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6年

4 翁杰;基于雇佣关系稳定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卢美月;企业文化、企业培训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李利;企业培训投入产出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月新;J省邮政企业培训激励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彦粉;面向IT企业培训的Blended learning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杨育红;A企业M培训项目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马瑞娜;基于绩效技术的人性化企业培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丽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有效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忻;我国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慧慧;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小妮;黄炎培与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李明珍;佳胜公司基于职业生涯管理的培训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施佳;科技创新型人才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46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46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