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发展视野下云南民族地区的产业政策选择
本文关键词:跨越式发展视野下云南民族地区的产业政策选择 出处:《思想战线》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云南民族地区 跨越式发展 产业发展 民族地区发展 社会形态跨越发展 产业政策选择 后发优势 生产力发展 发展阶段 条件分析
【摘要】:正一、云南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与条件分析所谓跨越式发展即特定地区、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形态的交替有时可以跳过某个常规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①跨越式发展具体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形态的跨越,另一方面则是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但是,"社会形态跨越发展必须伴有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单纯地进行生产关系的跨越是不能成功的"。②新中国的建立,云南诸多少数民族从
[Abstract]:The necessity and conditions for leaping development in Zhengyi and Yunnan ethnic areas are analyzed. The so-called leap forward development is the alternation of the social form of a particular region, country or nation. Sometimes it can skip a certain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go directly to a higher stage of development. (1)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contains two levels of content: one is the leap of social form and the other is the leapfrog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However, "the leap in development of social form must be accompanied by a leap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it is impossible to succeed in simply carrying out the leaping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2)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and the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G728.8
【正文快照】: 一、云南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与条件分析所谓跨越式发展即特定地区、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形态的交替有时可以跳过某个常规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①跨越式发展具体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形态的跨越,另一方面则是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但是,“社会形态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晋丽;谭建新;;云南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2 张永庆;关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哲学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吴萍;喻东;王智勇;;GMS合作进程中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4 赖景生;;西南农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问题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6年02期
5 徐勇,郭来喜,,刘盛和;澜沧江下游地区水陆交通建设与综合运输网络研究[J];地理研究;1997年03期
6 周光全;非明伦;施伟华;;1992~2005年云南地震灾害损失与主要经济指标研究[J];地震研究;2006年02期
7 张伟,张梅蓉;论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7期
8 李剑文;在“民工荒”的新机遇中加快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5期
9 何强,徐绍琛,付清明,马儒汉,陈懿;昆明市民营科技企业成长因素分析与评价——以41家企业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6期
10 吴云;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唯物主义当代探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端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云;从信息化角度看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强;昆明市民营科技企业成长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周经纬;云南省非公有制林业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5年
5 杨洪;转型期云南高师院校特色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梓伶;RENOLTH添加剂在半刚性路面基层中的试验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7 徐绍琛;昆明市民营科技企业成长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江小涓,李蕊;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7期
2 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3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4 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5 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研究述评[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6 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及其转移问题:理论思考与中国的经验[J];世界经济;2002年12期
7 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新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永;中国成人教育非线性跨越式发展策略的创新性建构[J];现代企业教育;2001年11期
2 陈清洲;;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3 俸晓锦;民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7期
4 饶明如;高筠红;;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构想[J];教育与职业;2005年06期
5 汪铁男;;开展职工脱产学历教育是实现铁路运输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6 高楚云;;洗脑之旅 炼魂之行——清华大学短期培训体会与思考[J];衡阳通讯;2009年12期
7 ;大力发展远程和网络教育 实现教育培训跨越式发展——科技部副秘书长鹿大汉在2003年全国计算机远程与网络教育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计算机教育;2004年Z1期
8 潘向明;李劲松;;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基诺族教育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章银菊;;跨越式发展学生的作文创新思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20期
10 王勤;谢仁权;;西部地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婕;为推动甘肃跨越式发展 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N];甘肃日报;2010年
2 本报评论员;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泉[N];中卫日报;2008年
3 黄冈市副厅级干部、罗田县委书记 罗刚;以干部夜校助推跨越式发展[N];湖北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兆华邋雷体华;省老年大学协会成立[N];湖南日报;2008年
5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 陈朝辉;跨越式发展亟待解放思想[N];宁夏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云慧;云南民族地区幼儿渴盼“双语”老师[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王雪梅 作者单位:丹东市委党校;跨越式发展是更高起点的发展[N];丹东日报;2008年
8 李树华 胡军旗;光荣与梦想[N];河南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杜再江;贵州民族学院特色立校谋跨越式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7年
10 黄常恩;突破瓶颈谋划跨越式发展[N];法治快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向明;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薛晶;跨越式发展中的企业大学建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40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34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