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接受健康教育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儿童行为问题 社区综合干预 父母养育行为 出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父母接受健康教育与否对2岁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Achenbach 2- 3岁儿童行为调查表(家长问卷)》及相关背景问卷,对项目社区310例2岁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同时选取 191例2岁儿童的母亲作为对照组。结果:项目组儿童行为偏离检出率为48.7%,低于对照组的62.8%(X2 =9.49,P0.01);项目组比对照组有较多比例的母亲采取积极养育行为,包括在孩子会说话前即开始经常与孩子说活(93.9%及91.3%,X2=3.85,P0.05)、经常与孩子玩耍(80.7%及70.7%,X2=20.36,P 0.01)、给孩子讲故事(90.8%及85.5%,X2=10.60,P0.01)、指导孩子独立做事情(91.9%及 85.9%,X2=4.68,P0.05)、当孩子学会1个本领时立即表扬(78.0%及73.6%,X2=3.82,P0.05); 经常与孩子说话、知道孩子不高兴的原因、给孩子提供较多的图画书、指导孩子独立做事情等与儿童行为偏离呈负相关(r=-0.16--0.26);孩子哭闹时对孩子发火、父母管教态度有分歧、经常体罚孩子等与儿童行为偏离呈正相关(r=0.12-0.33)。结论:父母养育行为是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得分的因素之一。社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父母养育行为,进而减少了项目社区儿童行为偏离的发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arents'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ehavi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ged 2 years old. Methods: the < Achenbach 2-3 year old children behavior questionnaire (parent questionnaire) was used. > and related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A total of 310 mothers of 2-year-old children in the project commun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191 mothers of 2-year-old children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behavioral deviation of children in the project group was 48.7%.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2.8%).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more mothers in the project group took active parenting behaviors, including talking to their children 93. 9% and 91.3% respectively before their children could speak. P0.05, often playing with the child 80.7% and 70.7% X2 + 20.36% P0.01. tell the story to the child 90.8% and 85.5%. X2 + 10.60% P0.01, 91.9% and 85.9% of the children were instructed to do things independently (X2X 4.68 / P0.05). 78.0% and 73.6% of children were praised immediately when they learned one skill. Often talk with the child, know the reason why the child is unhappy, provide more picture books to the child, guide the child to do things independently and so on and so on and so on the child behavior deviation has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r-0.16-0.26; The child is angry with the child when crying,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parents is differen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requent corpor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and children's behavior deviation (r = 0.12-0.33). Conclusion: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is one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hildren's behavioral problems. Community intervention improves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to some extent. In turn, it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children's behavior deviation in the project communit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妇儿保健中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妇儿保健中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妇儿保健中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妇儿保健中心
【基金】: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社区妇幼卫生项目”(12/2001-12/2003)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2001年对中国5省10个经济较发达城市社区2 岁组儿童进行了儿童行为偏离发生情况的基线调 查〔’〕,结果显示儿童行为偏离率为53.9%。为改善 研究地区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状况,减少儿童行为问题 的发生,促进儿童社会情绪和行为发育,从2002年 6月到2003年12月对项目社区孕妇及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郝波,王临虹,张文坤;中国部分城市2岁儿童行为偏离的多因素多水平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2期
2 周胜利,姚凯南;围产期高危因素与2~3岁儿童行为发育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1994年06期
3 王玉凤,任桂英,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1期
4 王益文 ,张文新 ,纪林芹 ,侯逾璋;母亲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2 王贺茹;金春华;张建娜;宋文红;;不同时期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北京医学;2011年01期
3 罗永胜,杨占君;双侧小指展肌变异1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刘津;王玉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5 汪毅;刘粹;王玉凤;;社会技能训练对有行为问题儿童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6 罗自旺;孙凤珍;;潞西市汉族和傣族小学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1期
7 周文斌;彝族、苗族及汉族杂居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儿科患儿心理健康状况与早期干预的初步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6期
9 马莉萍,孙艳萍;余姚市450名4~7岁儿童心理行为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5期
10 郝波,王临虹,张文坤;中国部分城市2岁儿童行为偏离的多因素多水平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国秋;傅素芬;王义强;刘健;唐光政;陈红卫;张雪红;;杭州市中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金海菊;;丽水市区2-3岁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3 赵国秋;傅素芬;王义强;刘健;唐光政;陈红卫;张雪红;;杭州市中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长虹;对立违抗性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TPH2、5-HTTLPR及MAOA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余晓敏;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马小颖;苏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夏丽萍;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意义、问题及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4 雷睿;母亲行为与学龄前幼儿好奇心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赵平平;小学生欺负行为与其人格、交往归因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芳;论高中生网帖语言中的“性出位”情节与监管导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琨;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素蕙;中职生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蓉;父亲和母亲对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回答的一致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刘伟;电子垃圾拆解区铅镉锰暴露对儿童血清S1OOβ表达及其行为的影响[D];汕头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立云,姚凯南;2—3岁小儿行为检查表(CBCL)的修订[J];中华儿童保健;1993年02期
2 周胜利,姚凯南;学龄前儿童行为、气质与环境因素(综述)[J];临床儿科杂志;1992年02期
3 王雁,,秦金环,王建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4 张梅;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1期
5 王玉凤,沈渔惃,顾伯美,贾美香,张艾琳;北京市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年03期
6 周胜利,姚凯南;2—3岁儿童的气质、环境因素与儿童行为的相互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4期
7 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1期
8 王玉凤,任桂英,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1期
9 石国兴,郭雪梅;579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年06期
10 郭传琴,刘贤臣,翟静,刘同洲,曹会龙,戴郑生;山东城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倩仪,李松,李晶,刘玉芬,刘函,姚华;6~8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5年06期
2 谭加颖;;广州地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07期
3 姜肇琴!014030,梁昆仑!014030,闫芳!014030;包钢中小学生行为问题调查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4 梁昆仑,姜肇琴,闫芳,樊瑞平,王玉光;包钢中小学生行为问题调查[J];中国校医;2002年01期
5 任传波,李晓非 ,姜季妍 ,黄劲松;大连市1200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6 杨胜文;林先燕;余跃生;任光祥;陈建琴;吴敏;郎世明;;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贵州医药;2008年01期
7 王传升,李梅香,梁艳枝;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6期
8 李玉焕;;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概述[J];四川精神卫生;2010年01期
9 陈淑梅;崔美兰;张青;;儿童问题行为论述[J];才智;2011年22期
10 刘爱书,武丽杰,刘春月,刘宝林,吴坤,陈力;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仇君;孙要武;蒋勇;王敏;;4~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与饮食危险因素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吕冠明;刘晓瑛;;苏州市某社区外来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3 何卫东;徐静;熊奎志;;妇女生殖健康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包大伟;金玉琴;邢珉铭;;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讨[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许凤鸣;黄益安;章柳红;秦家胜;钱发娣;;长兴县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实施效果评价[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石安萍;李燕;刘锦桃;李玉萍;;云南五个民族地区儿童行为问题及家长教养态度分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汪毅;王玉凤;;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干预模式对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陈静;;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陈容;刘淑华;张迪;李哲;;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反应时测定[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郝敬贡;;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A];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十期营养知识更新班暨营养相关慢性病社区干预的意义及其进展学习班讲义[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翻译 北小冉;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孕期吸烟有关[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白毅;社交技能训练有助解决儿童行为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记者范又;城市化造成儿童行为问题增多[N];光明日报;2000年
4 记者 朱晓京 见习记者 祁新;沈城精神疾患逾四万 仅冰山一角[N];沈阳日报;2009年
5 记者 赵晓展;社交技能训练帮助“问题儿童”[N];工人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骆战红 本报通讯员 陈萍;玉环:十乡百村送服务[N];台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董毅然;孩子过早认字对发育不利[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雪敏;预防卒中新策略:控制H型高血压[N];医药经济报;2010年
9 记者 张建高;别让孩子们一年只乐一天[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10 尹香力;他们的童年如何安放?[N];贵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兆宝;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和生命质量随访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2 江震;HIV/AIDS/STI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宝林;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孙亚娟;吕梁市4~10岁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周士萍;葡萄糖调节受损者社区综合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涛;团体沙盘游戏对脑瘫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郭茹;长沙市3~5岁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及Conners常模的选择[D];中南大学;2012年
6 赵蓉;父亲和母亲对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回答的一致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彭迎春;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伤害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8 吕文婷;小学三到五年级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芳;0-3岁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中国常模修订及儿童精神发育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安瑞;2~3岁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心理环境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0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47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