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资优残障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策略

发布时间:2018-02-09 05:04

  本文关键词: 资优残障人才 双特殊人才 多元智能 潜能开发 特殊教育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透视古今中外各领域著名人物超越障碍的历史现象,并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解读"残障儿童"教育需要全新的理念,揭示了资优残障人才培养的"双特殊"本质属性,提出了资优残障人才培养两项基本策略:注重潜能开发(含关注智能强项、开辟替代通道、设计多元策略、挖掘残障儿童潜能等内容),实施英才教育(含适切性的教育、补救性的教学、自我概念的强化等内容)。从五个方面专门探讨了资优残障者学校教育的适切性问题。最后提出三条建议:重视资优残障者的评估与教育安置;加强资优残障者的学习与心理辅导;通过加强专业团队的合作,提升资优残障教育的专业效能。
[Abstract]:Based on the historical phenomenon that famous figures in various field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have surmounted obstacle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new concept of "disabled children" education needs, and reveals the "dual special" nature of talent training for gifted and disabled tal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basic strategies for the training of talented and disabled talent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tential (including paying attention to intelligence, opening up alternative channels, designing multiple strategies, excavating the potential of disabled children, etc.) and carrying out the education of talents (including appropri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evance of school education for gifted and disabled from five aspects. Finally, thre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al placement of gifted and disabled; 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 of the gifted and disabled, and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efficiency of the gifted and disabled education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team.
【作者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省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和运行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08SJB8800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满足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的应用型康复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ICF国际康复新理念为指导”(课题批准号:09YJA880066)的资助
【分类号】:G76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傼;实现知识、社会和人三因素的平衡与整合——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估理念及原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曾晓洁;知识与教学: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析多元智能理论的“符号学习”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4 桑青松;多元智力理论与研究型课程的开发与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林崇德;智力结构与多元智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宝强;;论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钟祖荣;人人有八能,扬长育成才——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基本观点[J];北京教育;2003年11期

8 陈丽;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观[J];北京教育;2003年12期

9 杨雪梅;为理解而教:多元智能理论追求的教学目标[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4期

10 龚成太;王怀虎;;多元智能理论下构建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翟桂捚;;皮纹与智力测量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潘清;曹玉民;;试析新课程背景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化学实验评价[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李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音乐学习评价[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刘惊鸿;;论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彬彬;成功智力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夏靖龙;多元智能理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南昌;基于多元智能(MI)的个性化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魏艳;小学教师创造性人才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翠梅;对话物理教学及物理教师的角色定位[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牛金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毓新;小学中年级片断读写一体化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汪靠斌;教育技术整合多元智力式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朱敏;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董俊峰;新加坡的“天才教育计划”[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15年[J];心理学报;1994年04期

3 曾有娣;加速式超常儿童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04期

4 李莉;有关天才儿童的定义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侃;;资优残障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497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497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