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的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1 09:50

  本文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变迁 少数民族 大学生 价值意识 重构 出处:《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的分析,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的相互影响,认为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价值意识之中,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rn changes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modern changes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value consciousness of th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to the value consciousness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体育部 吉首大学体育系 吉首大学体育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02BTY019)。
【分类号】:G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夏薇;试论文化变迁对于青年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毅;网络文化释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程桂萍;论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张鹏飞;;中华传统“茶文化”情结的生命意趣[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张振华;周利;;北京奥运会文化对我国发展进程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高升;金涛;;芜湖市多元化社区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刘绪义;;论先秦诸子对“社会和谐”的探索及其现代启示[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7 向蓓莉;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研究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8 吴勤学;王晓芳;郎晓龙;李晓峰;张杰;;中国传统文化是促进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强大动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白晋湘;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卫;;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发展轨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霍子文;郭义军;;新时期里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道路——运动训练文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陈艺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4 赵鹏;焦信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金杰;;论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基础作用与现代转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6 查谦;;从杨澜专访系列的人物身份看中国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的部分特点[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谷化铮;我国滑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魏凤;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付秀荣;和谐多样: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海锋;村落武术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赵现青;《体坛周报》NBA报道现状及报道特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黄晨华;从广西宾阳舞炮龙文化看全民健身活动的价值体现[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石径;口译员视角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金;墨家的宗教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建军;中国先进网络文化的民主政治建设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振中;武术影视对我国武术运动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克强;我国公民人格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华;卢明威;;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现代变迁及其价值[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青枫;;练就一手好字 承继中华文化瑰宝[J];吉林教育;2011年22期

3 周瑾;;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J];兵团建设;2011年11期

4 杨君;任莉英;;试论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人才培养[J];大家;2011年16期

5 陈家才;;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与对策探析[J];大家;2011年16期

6 李菲;;族群遗产的现代变迁:基于嘉绒跳锅庄的田野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杨丽华;王兴一;;太原市“城中村”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6期

8 姜国峰;李敏;;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多维模式的心理学解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赵继伟;彭迪;;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方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秦海生;;陀螺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楠;;NBA文化传播模式对发展我国体育文化传播产业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2 张建会;刘振江;;建设和谐文化背景下的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李龙洙;秋鸣;;论因特网传播媒体对构筑“人文奥运”体育文化的影响[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崔乐泉;;全球化与当代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发展[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赖俪心;;借助体育文化 提升品牌价[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玉华;许万林;;我国东夷氏族集团体育文化的流变及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许玲;;从战略管理角度看高校体育文化与体育教学改革[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8 李杰凯;张连江;;全面小康社会与绿色体育文化建设的广义进化论阐释——兼论竞技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问题[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蒋心萍;胡英清;黄河;;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综合发展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10 郭修金;虞重干;;文化视野中村落体育的嬗变与发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平;体育文化交织城市之光[N];广西日报;2008年

2 记者 钱f^;省体育文化发展促进会成立[N];四川日报;2008年

3 记者 章利新;少数民族大学生访台 演出收入捐灾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刘觅;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行“体育文化活动周”[N];张家界日报;2009年

5 记者 黄晶;文昌5.38亿元建体育文化中心[N];海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英文;副省长谢庆生调研我州体育文化工作[N];黔西南日报;2010年

7 记者 欧阳敏;力争三年建成川南体育文化高地[N];自贡日报;2010年

8 记者 师艳芳;地区15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赴豫培养[N];哈密日报(汉);2011年

9 韩忠治 解丽君;以体育文化打造保定文化新名片[N];保定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伍雪平;南城宏远:篮球体育文化独一无二[N];东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学官;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

2 宋文长(TONG VAN TRUONG);冰封与潜流[D];西南大学;2008年

3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花勇民;欧洲体育文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于均刚;武学道艺发微[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温搏;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党挺;延安体育之研究(1935-1948)[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8 石龙;论西方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伟;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宝;清代内蒙古区域体育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选;西部体育文化的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建兵;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徐艳;中国妇女体育文化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丽霞;瑜伽的中国化进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阳煜华;国际奥委会妇女体育政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董立兵;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志刚;英国体育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隋红;西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走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威;“大超联赛”对参赛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2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02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0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