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高等特殊教育学的初步探讨
本文关键词: 高等特殊教育学 建构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加强高等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建构是高等特殊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主要从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高等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建构提出初步的构想。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higher special education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special education. Three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special pedagogy discipline put forward a preliminary idea.
【作者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76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龙;校园文化——德育的隐性课程[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高晓清;大众化——高等教育自身的逻辑发展[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田建荣;学业成绩考试: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何秋钊;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1期
5 薛天祥,杨晓江;走向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06期
6 王诗坤;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吴振球;中西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比较研究[J];云南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8 史秋衡;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与范式——潘懋元先生的学术权力观研究[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9 张艳辉;全新的视角 全新的理念——评介潘懋元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10 白羽;试论高校学生组织体制的改革[J];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吴玫;;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的一些认识问题[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王学海;;学术权力概念及学术权力主体[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刘岚;;对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一些思考[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5 王家民;王芳媛;孙浩章;王丰;马建华;;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包装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问题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6 张立新;王雅林;林涛;;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理释义及其调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温海燕;陈平水;;高等教育经济学逻辑起点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方耀楣;王兵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悖论问题[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晓佑;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曹梅娟;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构建的理念和策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汤萱;基于治理视角的中国公立高校权力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朝军;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研究(1950-1965年)[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石广盛;欧洲中世纪大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似阳;我国大学科研职能的历史考察与发展对策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再罗;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定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3 姚叶;基于公共治理的中国大学章程的制定[D];湘潭大学;2007年
4 曹勇明;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贾红杰;关于大学生在校经历与毕业后生存质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艳莉;我国民办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伟;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何霖俐;研究型大学新的人事分配制度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袁红辉;地方高校二级学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实践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文远;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学校的引领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职教日记[J];教育与职业;1998年11期
2 刘中立,刘吉山;目前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几项迫切任务[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刘中立,刘吉山;论高等特殊教育的专业调整[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4 徐景福;谈高等特殊教育中美术专业的教学[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0年S1期
5 陈宏,孙莼芳,于洪喜;新世纪高等特殊教育改革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6 杨晓,吕晓乐,姜春萍;关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构想[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2期
7 金野,吕欣;试论新形势下高等特殊教育的多维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8 ;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孙丰;高等特殊教育听障学生审美情趣及综合素质的提高[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1期
10 吴春玉;韩国特殊教育现状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杰;残疾青年上大学还是难题?[N];科技日报;2003年
2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副主任 唐淑芬;要切实推进残疾人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邢红;围绕“特”字下功夫[N];光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徐林 李静睿 实习生 邹海云 张玉琴;特殊教育竟也“残疾”?[N];南方日报;2004年
5 顾定倩;我国特教师资培养遭遇教育体制改革冲击[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清渠;大学自有大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徐梅;我省特殊教育形成立体网络[N];贵州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小兵;共享一片蓝天 关注每份渴望[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雪 杨超;残疾人生存状况明显改善[N];华夏时报;2006年
10 实习生 王静思 记者 李林岩;评估长大本科教学水平[N];吉林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507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0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