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保障师资质量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 民族院校 师资 质量 反思 举措 出处:《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民族高校的工作重点。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应以学校的办学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为基础,与学科和专业结构布局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整体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与学缘结构,进而提升整体教学与学术水平,逐步建立一套保障师资质量的监督体系。
[Abstract]: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nnotation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ork of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running schools, the orientation of levels, the ori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orientation of service. Combining closely with the layout of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 we should constantly upgrade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level, optimize the professional title structure, age structure and academic edge structure, and then 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and academic level,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 set of supervision system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中央民族大学教务处;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
【基金】:2006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民族高校师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强;蒋喜锋;;关于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2 蔡其明;民族院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刍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马介军;;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刍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宋海斌;闫建敏;孙晓天;;民族高校保障师资质量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相理锋;;试析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9期
6 马麒麟;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下探索民族院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9年03期
7 赵铸;;美国高校办学对办好民族院校的启示[J];中国民族;2007年02期
8 朱合理;;我国民族院校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J];学习月刊;2010年20期
9 王扎西,高瑞;试论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社科纵横;2001年02期
10 李茂林;民族院校要正确定位办出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新;;21世纪煤炭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途径与方法[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于鹏;樊玉梅;常彦忠;段相林;;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4 卢小平;童遵龙;;首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陈德禄;;开展学陶师陶活动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俞爱月;任光圆;;以科研工作为载体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A];2005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李宗尧;;第四专题: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延;张爱邦;;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高校师资环境营造[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9 潘玮;李何伟;;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10 赵艳霞;;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及政策法律支持[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胜才;发挥特色:民族院校立校创业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6年
2 李寅;国家民委与贵州、湖北两省共建民族院校[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杨胜才;民族院校要走特色办学之路[N];光明日报;2006年
4 高万能;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办好民族院校[N];贵州日报;2009年
5 ;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N];人民日报;2000年
6 闵伟轩;筚路蓝缕写华章 继往开来铸辉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余梓东;民族院校科研工作:着眼国计为民生[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陈立鹏;准确定位:民族院校发展的前提[N];光明日报;2009年
9 夏静;民族院校负责人研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闵信;国家发改委将安排资金 支持民族院校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6 贾海丽;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吕颖;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相理锋;我国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2 蔡欣;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田俊芹;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与出路[D];山东大学;2007年
4 郝珊珊;大陆网络文学的十年发展和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韩海燕;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6 骆悟捷;社会法总论研究的反思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6年
7 朱树静;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楠楠;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9 许华;渐变与反思[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张湘娥;珠三角西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1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3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