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化与女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防范
本文关键词: 女大学生 大学生违法犯罪 家庭教化 家庭关系 违法犯罪行为 父母 防范 功能丧失 子女 不良因素 出处:《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公共社科部
【分类号】:G78;C91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厉育纲;关于我国家庭教育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的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吕广南;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李松梅;论新时期恐怖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J];公安教育;2005年09期
4 吕冀平,丛艳华,范丽霞;网络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5 杜邈;大学生犯罪及预防研究[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6 陶若铭;大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经济师;2003年11期
7 李连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偏差及修正策略[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龙兴跃;贫困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年03期
9 张惠芳;论文化冲突与女性犯罪[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傅江浩;大学生犯罪问题与高校法制教育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艳华;网络犯罪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陈红;诈骗犯罪的犯罪学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孙月玲;中国学生的家庭诸因素对其英语学习成果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严秀英;论延边地区学校德育环境[D];延边大学;2003年
5 叶林;关于弱势群体和改善我国民工人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6 段娟能;家庭暴力的防控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胡年珊;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夕春;新时期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邓姗;家庭内女性暴力犯罪之社会透视与防控构想[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梅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德育三维系统[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立胜;;浅议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和预防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2 杨敏;;大学生被害预防教育对策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红;;校园惊魂[J];江淮法治;2011年12期
4 曹洪波;;未名湖畔的勇士--------记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文安分公司营救落水女大学生保安员[J];中国保安;2010年07期
5 丁建芳;;网络与大学生犯罪[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邹晓抒;;当下女大学生犯罪问题浅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刚;刘晓斌;;青年女性乳房烫伤法医学鉴定一例[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陈景安;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探索[N];廊坊日报;2009年
2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褚晓亮 李双溪;“富二代”暴打女大学生?长春警方称网帖失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秦千桥邋潘峰;武汉警方展开“护校行动”[N];人民公安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袁鹏;被拐女大学生机智报警成功获救[N];中国妇女报;2009年
5 黄京衡;蒸湘警方 “护校行动”营造安宁环境[N];衡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夏吉春 通讯员 张庆伟;河南警方接到微博报警及时解救18人[N];人民公安报;2011年
7 惊鸣 记者 刘洋;长春警方打击黄赌毒成果显著[N];北方法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周承雪 通讯员 裴强昌;“大走访”升华“鱼水情”[N];北海日报;2009年
9 特约撰稿 李桂珍;不畏苦累,,只希望旅客理解[N];法制生活报;2010年
10 通讯员 王子yN 马建国 郭麒麟;体能技能绝不输于对手[N];天津政法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振宇;大学生违法犯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2 陶重任;当前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3 杨海霞;大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夏永华;我国女大学生违法犯罪及其防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晶晶;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珊珊;女大学生犯罪境外化问题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51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5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