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我国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选题:家庭教育 + 评价指标体系 ; 参考:《学术研究》2005年06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制订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提出了由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所组成的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显性家庭教育因素包括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策略,隐性家庭教育因素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长生活素质、家庭生活条件和家庭生活方式。最后,对各项指标的涵义作了界说。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of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amily educ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dominant factors and recessive factors. The dominant factors of family education include the concept of parents' education and the contents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hidden factors of family education include famil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arents' moral quality, parents' cultural quality, parents' life quality, family life condition and family life style. Finally, the meaning of the indicators is defined.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东南沿海地区学生品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EB010557。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新视野[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2 李伟涛;农村学校教育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1期
3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4 余楠;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1期
5 秦俭;论跨世纪中国女图书馆员的形象塑造[J];图书馆界;1999年01期
6 许杰,左新荣;高校体育有效教学的理性阐释[J];体育与科学;2001年03期
7 王加强,左新荣;高校体育有效教学的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骆风,汪士元;中小学男女生品德得分差异的实证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冯文全;关于德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赖琼玲,董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丹;;写真话 抒真情 做真人——从生活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铸炼做人[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凌志;廉租住房保障水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矫幸;关于我国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竭长光;论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莉;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6 狄乾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侯仁勇;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左继宏;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岚芳;基于民众满意度的社会发展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杭海;语用学视野下的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常姝;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汤圆圆;论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品德形成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金本能;文化资本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语文教材适应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肖正科;论我国宪法上的公民教育平等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翁云霞;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素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苏百泉;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娇婷;林缘社区森林依赖度评估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琰;关于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宗洵;福建省科技规划重点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2 ;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所的评价指标体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1986年05期
3 苏子仪,杨佐仪,陈国清;科学基金申报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04期
4 常云峰;中学校长素质的评价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5 ;评价学校指标体系的十个结合[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8年09期
6 苏子仪,杨佐仪,陈国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0年01期
7 丛湖平;;试论综合评价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浙江体育科学;1990年05期
8 王芝云;关于高校管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1992年04期
9 邓泽兰;彭文晋;严宗藩;;关于科技队伍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2年02期
10 王锦宏,李金华;精神生活评价指标体系的新思考[J];统计与决策;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明;葛明浩;马志成;;北京市工业系统科技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研究[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胡译弘;金焱鑫;李如荣;许厚祺;张娅香;;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扬州市江都县(市)农业持续发展的剖析[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张婀娜;;住宅“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马晓林;王月兴;鲁永杰;云昌全;;核动力堆人员辐射剂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5 王坚强;;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6 白效明;;试论“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鞠子汉;;构建小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探微[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8 王声ng;;疾病负担的评价指标体系[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康凯;齐莉丽;邢亚东;;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尹秋菊;甘仞初;;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冀军;园林建设应着眼城市生态整体[N];中国环境报;2000年
2 杨华;透析我国科技竞争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3 驻京记者 石一话;我国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N];国际金融报;2000年
4 ;“人大”地位不能动摇 郭军辉状告“网大”[N];科学时报;2000年
5 霍仕俊;注重患者生存质量[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6 小李;网大发布2000中国大学排行榜[N];通信产业报;2000年
7 荆纪;重点企业今年将全部建技术开发中心[N];中国建设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任诗芹;我省出台防治艾滋病实施指导意见[N];安徽日报;2001年
9 记者 蒋夫尔;新疆中小学德育评估全面展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艮龙摘自《农民日报》 梅旭荣;西部节水农业的发展思路[N];中国水利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新峰;中风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刘春生;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张士宏;离散型制造企业经营过程重组支撑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李思经;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5 张喜武;神东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保障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6 林文;中国小城镇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韦如意;绿洲稳定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8 王灵梅;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9 高瑞馨;林口林业局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刘蕾;基于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知识管理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2 焦芳;知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张谦;基于战略的企业真实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D];武汉大学;2003年
4 李清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梁立杰;生态公路理念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6 吴飚;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04年
7 雷芳;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8 张俊芳;企业经营绩效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张坦;试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潘宁;关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20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82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