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初探
本文选题:文化冲突 + 网络时代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0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
【基金】: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2005年度重点立项课题“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之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立平;;19世纪收继问题研究——以安徽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2 林婷;权威与秩序——对于中间组织缺失与整合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赖晓君;;“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浅论官本位文化与文学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黄庆强;;从歌舞伎《忠臣藏》解读日本人生死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闫艳;;论日本人的“忠孝”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赵锦;;“五四”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吕韶钧;;试论龙舟竞渡文化的精神内涵[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周安平;;解构婚姻的性别基础[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9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步朝霞;;从负罪感中解脱——石黑一雄《群山淡景》中的跨文化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甜;;日本等级制度的变迁[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锐;;从差序格局到团体互动:新浪微博空间中的知识生产与机会流动[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晋文;万伟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三观”建构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许雯霞;;再读《菊与刀》——看其现实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7 邱翊;;文化认同与和谐青海[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8 黄菁;;西南少数民族和谐社区结构的教育人类学分析——以云南贡山丙中洛乡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慧;;个体的终结——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法律保障问题研究[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10 李涯;;原生民间手工艺式微的忧思[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黎;学校教学改革的案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邵丽;海洋开发对沿海城市文化影响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熊恩涛;网络政治参与中政府公信力流失困境及其提升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杨;网络与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苏静;金科;;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相关性调查[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1期
2 郝勇;网络环境下文化冲突的特征[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蓝鹰;周伟;;文化传播、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视域下的网络语言[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何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哲学走向[J];学术月刊;2001年03期
5 田建华;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申小龙;“抱孩子”中的文化冲突──日本青年访谈之二[J];现代交际;1996年09期
7 李建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先进文化的建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吴希艳;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9 余吉生;试论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俞启义;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秀珍;娄东生;;网络时代高校校园舆论环境的特点及营造策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2 郑弋晖;;网络时代民族精神研究[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李军;;网络时代如何应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域的犯罪[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4 黄渊基;;略论网络对少儿期刊采编工作的影响[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翠萍;;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夏青梅;;网络时代档案馆工作探讨[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郁殿木;刘鸿;孔凡忠;;浅析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杨世松;张志刚;;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桂芳;;论网络时代的企业家素质[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赵小龙;刘士俊;;网络时代文献检索课的改革[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小辉;谈网络时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2 刘雁翎 李轻舟;网络时代 需要推广传播科学精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3 王长坤;经济全球化当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N];光明日报;2002年
4 高春顾;纸媒记者如何应对网络时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5 本报特约撰稿 郭小寒;网络时代的音乐:不靠唱片靠现场?[N];南方周末;2009年
6 ;谁是网络时代的王者[N];网络世界;2005年
7 本报记者 郭万盛;世界如何向我们走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本报记者 孙敏坚;网络时代的时尚代表[N];湖南日报;2011年
9 孙东岗 王力云 李文明;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N];工人日报;2011年
10 夏昆冈;做网络时代的爱乐者[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骊;文化冲突与词的演进——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王来金;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6 田宝宏;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刘爱东;在华跨国公司绩效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欧阳勇;网络时代银行中介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张晓辉;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钟勇为;冲突与调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云峰;网络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D];郑州大学;2003年
2 由丽;网络时代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艳文;论网络时代的参与式民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陶立峰;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5 张育智;网络时代的顾客关系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6 宋志勇;客户关系管理(CRM)及其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王雪峰;跨文化管理冲突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8 杨照;伊莎贝尔·阿切尔:在文化冲突中实现自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颜峰;关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葛娅娜;互联网络的发展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青岛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21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82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