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测试与思考
本文选题:实验测试 + 民族大学生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为目的的,所培养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对培养新时代的少数民族人才,素质教育还需要进行再思考。通过图形观察性实验测试,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帮助他们塑造完美人格、全面健康地成长,以适应社会需要。
[Abstract]:The purpose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perfect and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of the educatees. The people being cultivated are not abstract people, but realistic people, and the pillars of the future society. To train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talented person of the new era, the quality education still needs to carry on the rethink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elp them to shape perfect personality and grow up healthil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we can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graphic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 test.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G75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包育红;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结构的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立江;;会计学专业创新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徐小伍;浅谈如何实施数学素质教育[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陶克祥,张锋;21世纪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体育地位及功能探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4 陆作生,吕菊,董翠香;对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杨明榜;;论班集体活动的激励机制[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6 姜键;;论素质的基本内涵、主要结构、形成途径和评价系统[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7 姜键;陈岩;刘文婷;;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2期
8 李红梅;;教师育人过程中的心理探索[J];成才之路;2009年01期
9 王瑞玲;;构建素质教育下语文课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3期
10 郭华;素质教育与自学考试论析[J];成人教育;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万金荣;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戴继天;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4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钦龙;运动训练创新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李德龙;主体性教育督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党挺;延安体育之研究(1935-1948)[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8 孙延洲;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兵锋;上海市浦东新区业余网球教练员素质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馥强;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徐玉娟;艺术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沈培芳;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迟海波;在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娟;免费师范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亚平;中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地域分异规律[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璞;任职教育视野下军队院校校园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程晓玲;武汉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年
10 郭新永;问题教学法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红;于冬梅;;浅谈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4期
2 陈赞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思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夏云鹏;;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当代小说(下);2010年07期
4 吴金秋;论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5 韩东巽;浅析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李沛,母瑞英;深化图书馆教育职能 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7 杨延林;知识经济和大学生素质教育[J];河南农业;2005年10期
8 赵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发展;2006年10期
9 郑素美;;浅谈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2期
10 马峗;杨文胜;;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措施[J];管理工程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子建;;试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管理模式[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张燕;;深化图书馆教育职能 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3 连华;曹向群;;实验测试用的光栅设计与制造[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冯涛;;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王丽娜;;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立林;;宿舍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7 於仲义;胡平放;徐玉党;孙启明;袁旭东;;地源热泵地埋管单位井深换热量测试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8 党怀斌;胡安劳;许爱兰;;试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小华;龚福华;;冷却壁面对下送风通风空调系统特性的影响[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易晓勤;刘晓华;江亿;张海强;涂壤;;LiCI溶液的再生装置性能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东;大学生素质教育教材:你已经走了多远?[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祝晓风;大学生素质教育: 钟情纸本经典 关注情感与健康[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记者 郭强;“感恩”列入大学生素质教育范畴[N];工人日报;2005年
4 记者 顾意亮;上海市政协为民族大学生搭建“阳光育人”平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卢艳荣 王猛飞 作者单位 河北职工医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应面向现代化[N];保定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田养梧;如何实施创新教育[N];陕西日报;2001年
7 谭彦德;100本通选教材直指大学生素质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健康;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教育[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9 高民;许渊冲教授谈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4年
10 高亚兰;电器实验测试设备再出新标准[N];国际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基于实验的反演识别方法与粘接界面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於仲义;土壤源热泵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欧子;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碳氢燃料凹槽火焰稳定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明红;毫米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5 刘国君;迭片式系列微型压电泵的设计理论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吴明和;光控阵列有源冲激雷达发射机样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于永森;Bragg光纤光栅的制作及在传感器和光纤放大器中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鹏;主动阀压电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博;基于共振隧穿结构介观压阻效应的纳机电加速度计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10 侯建波;手性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立体化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莉;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杨小俊;论大学生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钱桂;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哲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晓慧;就业视域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6 郗波;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振华;新时期文化校园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8 王培军;我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培养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邓毅然;和谐视域下非民族高校民族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永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认识与体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23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82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