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权

发布时间:2018-05-06 17:49

  本文选题:农民工 + 教育培训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06年09期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由于农民工相对年轻,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社会分层和正常流动。为提高农民工素质,国家要加紧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来保证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实现。
[Abstract]: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o transfer rural surplus labor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owns. Because migrant workers are relatively young and have a low level of education, the lack of necess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normal mobi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igrant workers, the state should make relevant laws and policies, establish a multi-level educ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fund investment guarantee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 to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基金】:2004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重点项目、司法部重点项目《农民工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保障》(编号:04SFB1015) 2005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构建和谐湖北”招标课题《构建和谐湖北中的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分类号】: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西真;社会分层和流动与职业教育发展[J];职教通讯;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汪璇;;三十年来安徽职业阶层结构的变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马奔;试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共产党党员成分变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5 汪一为;认识当前社会现象的两把钥匙——阶级分析法和阶层分析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汪璇;顾晖;;当前贫富差距对城市市民的心态影响及治理对策——一项对合肥市民的实证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刘青春;;我国社会分层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周德海;;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讨论的深度解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陈世永,王华斌;合肥市中间阶层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左群;贺新春;;论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建明;;在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中提高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能力的路径探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唐艳妹;;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底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小平;柳林;;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以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汪波;;社会需求、多元博弈、公共选择与制度变迁——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8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马又清;;以毛泽东统战理论为指导,做好在新社会阶层中的统战工作[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段京肃;;社会关系的变化与信息传播权利的转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芳;中国儿童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郑祥荣;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宋蕊;城市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林静佟;社会新阶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胡国金;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党的形象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勇;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丽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陆秦;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庄西真;教育分流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01期

2 刘精明;教育选择方式及其后果[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银;;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2 罗忆源;;农民工教育社会需求的特殊性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4期

3 王青,赵民惠;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社会学分析[J];职教论坛;2005年13期

4 李会娟;;从人力资本投资看我国农民工受教育问题[J];教育探索;2006年01期

5 张军;安月兴;;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6 祝江艳;叶滢;;江西省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状况调查[J];农业考古;2006年06期

7 刘建峰;;和谐社会目标下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考[J];经济师;2008年03期

8 赵洪波;;从“民工荒”看农民工教育的缺失——兼议教育培训在农民工市民化转化中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9 崔铭香;;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王兰玉;农民工权利保障困境及对策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胜明;;农民工犯罪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谢启文;李娜;;金融风暴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资本建构的探索——以河南省原阳县个案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3 单友根;;组织农民工合作医疗势在必行[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任丽新;;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尹继红;尹竣禾;;关于对“农民工”试行权益保障服务的思考[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汪根时;余广约;;对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刘瑛辉;;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几点想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初雪冰;李兴华;;试论农民工犯罪成因及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潘锋利;;返乡农民工情况的调查报告[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路雄;;农民工是居民中最具提升消费潜力的群体[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茂华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加强对农民工继续教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曾一春;教育培训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田泓;上海农民工可申领居住证[N];人民日报;2006年

4 广州大学 谢建社;农民工权利保障与社会重建[N];广州日报;2010年

5 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 崔志民;进一步加大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力度[N];工人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晓薇;专题议政“农民工”问题[N];深圳商报;2007年

7 叶祝颐;农民工权利保障应该全国一盘棋[N];农民日报;2009年

8 特约记者 高焕举;远程培训助农民工致富[N];毕节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张际达;农民工学校:探索产业化工人转型起点[N];中国建设报;2010年

10 杨秀岚;思南多举措帮扶返乡农民工创业[N];铜仁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英强;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德;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08年

4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韦向阳;农民工与中国农村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黎莉;家庭式迁移农民工的工作—家庭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罗胤;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力跃;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清泉;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钢;农民工维权中的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蔡文;农民工教育培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永刚;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沈亚英;《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研究(1988-2006)[D];西北大学;2007年

5 李会娟;不同居住点农民工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姚瑞敏;武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前的教育培训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兴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刘剑飞;雅安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陈静;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教育培训[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刘登学;论农民工权益保障及立法思考[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53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853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