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益身心健康
本文选题:文学作品 + 阅读 ; 参考:《图书馆杂志》2005年11期
【摘要】:正 阅读,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里,教授们往往只是教学生们去研究一部作品,而没有教他们去阅读一部作品。原以为这只是一个中国的问题,后来我发
[Abstract]:Reading, especially in literature, is very important. I always thought that our school education had great problems in reading literature. Professors, especially in universities, often teach students to study a work rather than to read it. I thought it was just a one China problem, but I did.
【分类号】:G7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行达;谈文学作品中的数目字[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王畅;“雕饰”与“朴素”——浅谈文学语言的美与真[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马达;关于文学作品教学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秦忠翼;谈谈文学作品主题的分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5 王季思;历史著作与文学作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凌焕新;“陪衬”说质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刘景清;论李准小说的风格[J];齐鲁学刊;1980年04期
8 董兴泉;报告文学要符合新闻真实[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3期
9 Γ.波斯佩洛夫 ,立早;文艺学的科学性[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8期
10 闻燕;我校编辑出版的《国外文学》即将公开发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笛;;译者的风格[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施光亨;李明;;文学作品与中高级汉语教材[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3 陈新;;人性扭曲、良知泯灭的大曝光——简评《暴露》[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吴家荣;;文学批评标准的反思与新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郑玉秀;;文学的长城:唐朝以长城为背景的反战文学作品[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吴家荣;;论审美感染力的批评标准——二十一世纪文学批评标准刍议[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高乐田;;中国民间文学的符号学阐释[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佟悦;;子弟书《鸳鸯扣》中的满族婚俗[A];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9年
9 朱金城;;论李白的散文[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10 王定璋;;论李白的主体意识——兼论历代对李白评价[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邦海;文学作品中的“反常”描写[N];安徽日报;2000年
2 陈戎;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学经典[N];北京日报;2000年
3 何龙;广州影视热衷改编文学作品[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非有;通过网络传播的文学作品均属网络文学[N];科学时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舒晋瑜;抗美援朝文学作品今昔[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雷新鸿 李群室;让景点在文学作品中活起来[N];中国旅游报;2001年
7 刘昶;《插图拾翠》瞥中国近现代图书插图艺术[N];重庆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喻静;描绘英雄时代 书写东方神话[N];中国艺术报;2001年
9 梁鸿鹰;高扬时代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N];光明日报;2001年
10 王彦霞;在成败得失之间[N];河北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2 张羽;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支宇;韦勒克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司马周;茶陵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俞明;历史名胜与中国古代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侯文学;淑周楚之丰烈——扬雄作品的文化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珉;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庄文永;陈香梅文学中的文化精神[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郑永乐;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欧美;文学世界的诗性品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明;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历史变异性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翟燕宁;文学作品中语码转换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4 潘艳荔;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周淑瑾;於梨华文学作品与海外华人的再社会化[D];福州大学;2002年
6 牟学苑;和而不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吴霜;文学作品中文化信息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宾飞;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文学作品的多种文化阐释[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卢云;从《荒原》看艾略特文学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朱飞;论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功能发挥[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42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94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