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构想——区域性继续教育领域中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03 18:28

  本文选题:学分银行 + 内涵 ; 参考:《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2期


【摘要】:"学分银行"制度是模拟和借鉴银行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对学分进行存储、转换与兑换的教育管理机制。作者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定位,进一步探讨其实现路径。
[Abstract]:Credit Bank system is a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echanism which simulates and uses for referenc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banking system and stores, converts and exchanges credits.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credit bank" system, clarifi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 system in China, and further discusses its realization path.
【作者单位】: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发展规划与科研处;
【基金】:2012年度国家开放大学科研课题“我国区域性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构想”(课题编号:Q0212A)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米红;李国仓;;美国大学与社区学院学分互认机制研究——以北卡罗来纳州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2 吴雪萍;马博;;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改革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3 王琪;;英国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HEQ)的新进展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平;王亚萍;李金东;;“学分银行”下的大学生社区学校运行机制研究[J];才智;2012年03期

2 张秀梅;;美国中等后教育领域学分转移实践机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3期

3 贾萍;方惠圻;王琳;;中外高校学分互认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4期

4 石婵娟;;浅谈社区学院的发展——以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0年20期

5 黄冰;魏银霞;;高等院校学分互认探讨[J];广西教育;2009年33期

6 王海东;刘素娟;;依托自学考试制度构建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7 王海东;;学分银行:自考制度转型的方向与机遇[J];考试研究;2011年04期

8 邵坚钢;;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教育对我国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启示[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彭妙;刘要悟;;美国高校战略联盟运作方式[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2期

10 刘浩;;从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看中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证出多门”[J];科技视界;2012年2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衡播;武汉城市圈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杜社玲;韩国、欧洲学分银行实践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唐令辉;广西高等学校学分互认机制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4 邓澳利;“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曹畅;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贾俊刚;重点大学职教师资培养特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彬;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教育功能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嘉纯;;新时期继续教育内涵、功能及机制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2 武喜春;;论开放大学的功能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3 胡秀锦;论社区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成人教育;2002年12期

4 涂燕;;论现代成人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其新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向前,朱琦环,吕少蓬;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4期

6 王静君;高校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定位[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陈乃林;成人教育的认识定位与发展创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唐伟;;论开放大学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J];云南电大学报;2011年01期

9 王练;李海权;;终身教育体系下成人教育发展的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4期

10 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姚延芹;张智敏;;新农村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定位——基于武汉周边农村人口的个案调查[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王加林;陈红平;;论成人职业教育的学员特征及其教学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春江;;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何学书;周增清;;绿色证书“学分银行”初探[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黄菁;;西南少数民族和谐社区结构的教育人类学分析——以云南贡山丙中洛乡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安雅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河北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易鑫;北京“学分银行计划”首批学生毕业[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陈醉 通讯员 陆和杰 孙云东;学习积分“零存整取”[N];浙江日报;2009年

3 记者 严晶晶;宁波慈溪“市民学分银行”推动终身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王有佳;成人教育试点“学分银行”[N];人民日报;2007年

5 记者 吴铎思;福建探索终身教育新模式[N];工人日报;2009年

6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楼一峰;建立“学分银行” 沟通衔接终身学习成果[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记者 孙鹏飞;建社区教育基地 开市民“学分银行”[N];平顶山日报;2011年

8 记者 谢苗枫 实习生 吴晓蕾 通讯员 赖红英;读中职不受年龄地域婚否限制[N];南方日报;2006年

9 江东洲 钟波;更新理念 找准定位 走高校创新发展之路[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昊;北京开放大学有望下月开学[N];北京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桦;转型期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所面临的挑战及出路[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杜社玲;韩国、欧洲学分银行实践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荣琳;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王娟;试论现代家庭的语文教育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艳霞;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程世沙;基于个性化教育的自考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春兰;美国聋文化的起源、内涵、实践与局限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贤淑;韩国高校终身教育研究及启示[D];延边大学;2010年

9 奚莹;欧洲先前学习认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王智勇;论韩国终身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D];鲁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73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973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2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