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儿童声调发音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听力障碍 + 调值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0期
【摘要】:本文利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实验的方法,就聋哑儿童声调发音状况进行实验研究。本论文通过群体调查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利用计算机语音分析设备和设施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基频数据进行归整,绘制语图,确定实际的调值与调类。结果表明:在听力障碍儿童中声调发音以平调和降调为主,调值变化幅度小,基频偏高等。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tone pronunciation of deaf and mute children is studied by means of modern linguistics and other subjects' knowledge, especially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first-hand data are obtained through group investigation, and the computer voice analysis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data are integrated, the language map is drawn, and the actual adjustment value and the modulation category a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the tone pronunciation was mainly flat tone and lower tone, the amplitude of tone change was small, and the basic frequency was higher.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7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顺安;关于普通话声调知觉中心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报;1992年03期
2 杭丽滨;听力障碍儿童复合元音发音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三定,徐昌洪,李宇明;汉族聋童语音发展的规律及康复对策研究[J];中国康复;1996年02期
2 武宁宁,舒华;Gating技术与汉语听觉词汇加工[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3 赵雷;谈中级口语技能训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刘富华;轻声的“调位”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00年05期
5 彭宣维;音系组织的语篇特征[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何丽静,王阳;论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声调”的纠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8 冯玉映;从《切韵》入手寻找汉越语声调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3年07期
9 康健;谈谈“轻声”教学的几个问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轻声”的教学[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杨小锋;方言语调量化测试的出路及办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娟文;李爱军;王霞;;上海普通话和普通话词重音的差异[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翁玉莲;报刊新闻评论话语的功能语法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钟金宏;基于音节的汉语连续语音声调识别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3 高云峰;声调感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吴剑锋;言语行为与现代汉语句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琴;试论中国音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7年
2 丛莉;汉语普通话口语语调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祁慧琳;韩国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声调发音偏误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解直委;外国留学生对形声字声调命名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陈子悠;日韩泰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及偏误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伍艳红;汉语疑问语句的实验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曾德万;福建省武平县东留乡所属上四乡(六个自然村)客家话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超;龙岩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9 唐爱云;安全心理实验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建立[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黄晓英;从语音学角度对英语口语中常见错误的尝试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茂璨;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音高特性[J];声学学报(中文版);196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凡林,,汤盛钦;言语的语言特征和听力障碍儿童的看话训练[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1期
2 余敦清;谈听力障碍儿童的分类教学[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1期
3 杜向阳,李寿欣;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1期
4 陈云英;主编通讯[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4期
5 王枫,胡旭君;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视觉记忆能力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4期
6 胡雅梅,牛玉柏;手语在听觉障碍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7 呼琼霞,江琴娣;听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特点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6期
8 曹崇斌;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促进特殊儿童个性发展[J];湖北教育;2003年12期
9 杭丽滨;听力障碍儿童复合元音发音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3期
10 许昭慧,马红英,何晓莹;听力障碍儿童构音/音位评估——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程莉;早装耳蜗早受益[N];健康报;2001年
2 胡德荣;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容忽视[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海鹰;艺术和慈善,从来是共通的[N];厦门日报;2005年
4 赵新启;部门联手预防出生缺陷[N];中国人口报;2009年
5 记者 冯立中;安徽医保惠及残疾人[N];健康报;2009年
本文编号:2061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06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