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科学母爱新解——一种生命全程发展观

发布时间:2018-07-28 08:07
【摘要】:母爱是人类的天性。母亲对孩子理性的、有效的爱即是科学母爱。生命全程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毕生进行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着眼点是孩子的毕生发展;孩子是自己毕生发展的生命经历者,父母只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配角。科学母爱的目的是让孩子体验幸福的人生。母亲以抚养者、分享与分担者、引导与欣赏者、牵挂者的身份实现她在孩子毕生发展中的母爱功能。
[Abstract]:Maternal love is human nature. A mother's rational and effective love for her child is a mother's love of science. The whole life development view hol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s carried out all the time, and that the focus of parents'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lif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he child is the life experience of his own life development, and the parents are only the important supporting actors in the children's life. The goal of scientific motherhood is to give children a happy life. The mother realizes her maternal love fun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r child's life as the upbringing, the sharing and the sharing, the guiding and the appreciating, and the caring.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缪小春;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毕生发展心理学[J];心理科学;199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宜春;王以仁:郁达夫的精神兄弟——兼论“郁达夫族群”主体人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任其平;;梦的本质的心理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陈鸿;"夸父"们的尴尬——解读毕淑敏的小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刘志;论极端艺术情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刘维良;论教师职业自卑心理及解决的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李力研;;体育游戏的意义:超越自卑——学校体育近代意义的心理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8 李力研;体育在学校——学校体育的现代意义与心理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周静;西部城镇中学农村学生的多发性心理问题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耿蕊;论陆游爱国诗词中的“梦”意象——兼论宋代文人心态[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程晓喜;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齐亚敏;新时期小说中的未成年人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陈亚平;感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体验与表达[D];扬州大学;2007年

10 王大恒;江淹文学创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富莲;爱德娜:一位孤寂的新女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秦高亭;高校贫困生受助后的负性情感分析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3年

4 金明媚;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江南大学特困生个案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朱中方;文学的“固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远洋;贾宝玉形象的女性化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7 刘玉霞;试论路遥小说世界的内在矛盾性[D];新疆大学;2004年

8 窦燕;“我写的一切都与您有关”——荣格心理学视阈下的卡夫卡及其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林威;颓唐与抗争的双重变奏——论苏曼殊[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振亭;距离与欲望:路遥小说的诗意[D];延边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振云,许淑莲,孙长华;训练对“数字符号”作业的作用:青年人、健康老年人和心血管病老年人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1989年05期

2 吴振云,许淑莲,孙长华;成人智力发展与记忆[J];心理学报;198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安丽;母爱认知[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149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149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2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