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文化阻抗与超越路径

发布时间:2018-08-04 15:18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活动。本文以传播过程模式的传播主体、讯息、受众三大要素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其文化阻抗表现为组织传播的阻滞、大众传播效果的削弱、人际传播的隔阂,在文化根源上分别代表了宗教文化的排他性、语言迁移的跨文化因素、民族文化的缺场,进而试图在文化与传播的交叉视景中探索文化阻抗的超越路径。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dissemination activ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ethnic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ree elements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mode: the main body, the message and the audience. Its cultural impedance is manifested in the bloc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mass communication effect. The estrangemen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epresents the exclusiveness of religious culture, the cross-cultural factor of language transfer, the lack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transcendental path of cultural impedance in the cross-view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藏汉杂居区青少年人群和谐关系建设研究”(10CMZ014) 重庆大学2011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0005001304101[2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51;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檀传宝;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兼论学校德育的相关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巴登尼玛;;再论藏族学校教育中的语言选择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阿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取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4 刘慧;;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迁移因素[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1期

5 白江源;;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的调查与思考——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郑国;;近代革命运动与破除迷信——以徐州城隍庙为主的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袁金龙;黄曼曼;;安徽省服饰传播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赵迪;王德海;;受众本位论视角下的参与式农业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蓓;;网络传播与博物馆观众视角[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魏婷;;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建华;;互联网新技术与世界语运动[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8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10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帆;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特色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4 郑俊杰;我国网络新闻专题探析[D];河北大学;2007年

5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陈曼;我国体育学术核心期刊栏目设置与广告经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进;邢海燕;;甘肃省少数民族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 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冯天策;;信仰的本质与价值[J];哲学研究;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机,张晓琳;国外高校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袁程利;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机警度问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冯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4 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1期

5 王襄渝;;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高金龙;徐跃进;;论思想政治教育力[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代春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几个理论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9期

8 武传君;杨江民;周文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运行机理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石红聚;;简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斗争中的作用[J];各界文论;2007年04期

10 邓玲丽;;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伏勤;;畲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2 宋蜀华;;贺信[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3 郑守江;;孜孜以求,追溯民族文化之源——闻一多的神话研究[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4 晏晓婧;曹晓凡;;三江并流区民族文化对生态保护的作用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5 安金黎;;黔西南旅游应选择布依族文化打造品牌[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7 徐发苍;;试论三江并流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袁少芬;;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与经济互动——来自京岛的报告[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夏雅琴;;摈弃还是保留——浅谈汉译英中如何保留民族文化[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李绪堂;高洁;;民族的复兴 精神的传承[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洋;56个民族服饰展进大学校园[N];北京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蒲美玲 汪继武;用世界眼光审视民族文化[N];云南日报;2005年

3 金星华;保护发展民族文化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黎平县:民族文化讲课堂将全面展开[N];贵州民族报;2006年

5 本报通讯员 李英;土左旗推进民族文化大旗建设步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6 记者 刘为民;福贡找准结合点培植特色产业[N];云南日报;2006年

7 储波;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卢彬 杨宁筠;民族文化是时尚创新的源泉[N];南宁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文 何晨曦;空气可以卖 民族文化“香”[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10 林良敏;制作精良 扎根民族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2 余晓慧;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姚登权;全球化与民族文化[D];复旦大学;2004年

4 阚军;西南地区三个区域文化传承类型与教育法律保障的思考[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杨文忠;滇西北基于民族文化的自然保护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魏海香;论作为现象、进程与趋势的文化全球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山;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文化建构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志红;从原生态民歌的流行看中国民歌发展新趋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麦丽开木·努尔;特色企业文化对提升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年

4 伍雄武;论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东红;景观雕塑及其环境的艺术形态[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春红;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皮海兵;论赛义德的民族文化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宁;羌族社会的人生礼仪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9 龙泉良;多元文化背景中湘西苗族小学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佟盟;民族文化资源与中国动画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4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164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