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教师教学调整策略的城乡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4 08:54
【摘要】: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与城市已经参加随班就读的小学教师运用的教学调整策略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 1 )教师教学调整策略包含教学的针对性、计划性与弹性;( 2 )农村和城市被调查的随班就读教师在教学调整策略方面总的来说没有显著差异,但农村教师似乎比城市教师更加注意针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教学调整;( 3)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教师对随班就读生的教学调整都没有受到师资培训的类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compares the teaching adjustment strategies used b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eachers' teaching adjustment strategies include the pertinence, planning and flexibility of teaching, and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aching adjustment strategie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teachers. However, rural teachers seem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djustment of class students than urban teachers; (3) neither rural nor urban teachers are affected by the type and time of teacher training.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76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邓猛;;普通班运用合作教学教育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基本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02期

2 陈云英;在中国发展全纳性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1997年02期

3 彭霞光;美国全纳性教育[J];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小满,袁文得,刘全礼;北京香港两地普小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态度的比较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葛新斌;;关于特殊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的理论分析[J];教育导刊;2006年03期

3 王辉,华国栋;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郭雅斌;徐艳秋;;全纳教育视野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原则[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5 孙静;;论全纳教育纳入问题的理论研究[J];学理论;2011年19期

6 陈玉英;;论全纳教育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陕西教育·理论;2006年08期

7 钱丽霞;;全纳教育在中国实施之设想[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5期

8 田友谊;;全纳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的应然选择[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9 汪放;;全纳教育初探——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文教资料;2006年01期

10 杜树佳;侯伟;;英语整合教学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4 吕晓;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正之;高一化学实施差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黄楠;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西南大学;2011年

4 郭万春;上海市青浦区小学信息科技差异性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兰继军;论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何君辉;合作学习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玲玲;中美全纳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贺莉;重度脑瘫儿童教育训练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俊;英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岩华;谈低视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1994年Z2期

2 彭霞光;培智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4期

3 缪满英;;上海地区深入推进随班就读的对策研究[J];上海教育;2001年05期

4 陈云英;全纳教育的元型[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5 陈荣弟;;共享成果 勾画蓝图——全国智障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研讨会综述[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12期

6 朱佳妮,姚莉萍,陈超翰;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学校范围内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7 ;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持续发展——山东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8 吴永玲;;研教结合 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9 叶立言;杜木桥乡聋童随班就读前期工作的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10 黄佩泉;;规范随班就读管理的几点做法[J];现代特殊教育;199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付莉;;创造条件 回归主流——浅谈随班就读聋儿的幼小衔接[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蓉;;特殊教育中的随班就读教育[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苏秀玲;;全纳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周海霞;;齐心协力共同促进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卿素兰;罗杰;;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学校支持系统与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残疾儿童就学不再有障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李丽龙 记者 童顺鸣;农民工返乡 子女不辍学[N];四川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荣肖磊 仝静海;特教学校期待更多支持[N];河北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笑梅;明年残疾孩子也有机会上普通学校[N];辽宁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陈文燕 余小熊 张敏 记者 张向瑜 王倩;外国孩子随班就读带来双赢效应[N];杭州日报;2006年

6 记者卢文洁通讯员肖培坚;弱智儿随班就读是“混读”?[N];广州日报;2004年

7 记者 刘昊;各区县明年都将拥有特教学校[N];北京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正元;北京明年所有区县都将开设特教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林泽全;为残疾少儿撑起一片蓝天[N];自贡日报;2005年

10 通讯员 李江永;岳普湖县确保残疾人权益[N];喀什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胜;智力障碍青少年自我决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美贤;“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宏燕;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莉莉;小学轻度弱智随班就读生家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邬平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罗琳;“全纳教育”理念下的聋哑生随班就读综合学校建筑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继发;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凌东山;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差异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程辰;上海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方案运作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琴;随班就读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编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郝传萍;北京市随班就读学生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82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182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c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