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政府的侨教视导制度
[Abstract]:In order to monitor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effectively,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herit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lthough this system has not been fully implemented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sufficient fund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it has unified the educ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with that of domestic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religion and the maintenance of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patriotic feelings ar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749.29;K2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赛群;;论国民政府的侨教立案制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民国高级将领的军衔划分[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04期
3 薛毅;也谈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西北地区工业开发——与李云峰先生等商榷[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4 李新丽;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准备工作之述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唐永干,王正伦;国民政府体育理念的社会化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04期
6 谢坚明;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危机应对[J];民国档案;2005年03期
7 赵莉莎;;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限价政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陈彦生;;1928年中国恢复关税主权努力的历史透视[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2期
9 尹兴;;“新兴电影运动”时期的电影审查制度[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马守平;喜饶尼玛;;试析国民政府支持九世班禅在内地活动的历史内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军;;南京国民政府对蒙古族学生的保送升学政策及其变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博;;略述国民革命军陆军师之变革[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3 蒋清宏;;国民政府战前关税政策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4 褚静涛;;台湾光复与国民政府恢复行使主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5 祝正顶;;浅谈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6 袁成毅;;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述评[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蔡亮;;抗战初期上海民营工厂之内迁及意义[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左双文;朱怀远;;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昆章;;重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以中国名人关注印尼华侨教育为例[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于宁宁;;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美为重心的外交格局的形成[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克官;应全方位抢救近现代文物[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刘书春;孙越崎与玉门油矿的创办[N];民主协商报;2006年
3 陈小平;抗战时期的粮食库券[N];中国商报;2006年
4 陈文东;历史上的烟草税收[N];中国财经报;2008年
5 潘洵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与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徐庆全;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的曲折内情(三)[N];学习时报;2005年
7 黄一琨;1946:谁丢失了和平[N];经济观察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冀 实习生 蒋培根;紫金山中这个“大家伙”是啥?[N];南京日报;2007年
9 张道德 口述 砺平 整理;我为贾景德写传前后[N];太行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梁 实习生 许桐珲;重庆陪都无可再退[N];南方周末;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玉红;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杨福林;国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苏州大学;2004年
8 杨禾丰;圣约翰大学的校园生活及其变迁(1920-1937)[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杨吉安;权力、话语与社会控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郝银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田赋征实制度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戎向东;国民政府考试院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鹏旭;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惩戒实践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学;2008年
3 程道年;国民政府司法院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乔丽;江浙企业家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49)[D];西南大学;2008年
5 穆键;国民政府对印支之政策及演变(1941-1946)[D];安徽大学;2005年
6 郭懿;《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7 崔瑞涛;浅析国民政府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文秀;论1931年国民会议代表的选举与产生[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难民安置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范连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惩治腐败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4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19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