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风尚的当代走向与传统
[Abstract]:To a certain extent, the technical suppor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modern mood of the urban society and the commercial principles of the market society are the three reasons for the popularity of images in the present society. As a form of mass culture, the image plays a formal aesthetic role and a recreational role in the cultural life and spiritual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But, often in elite vision, images are always in a "humble" position compared to words. In fact, reading pictures is not as simple as most people think, we can "observe the customs of the moment, and the social situation." In fact, the habit of "reading pictures" is not a new phenomenon that has just appeared in today's society. "Reading pictures"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tradition, which can be seen from the phenomenon of "reading pictures" that has existed in Shanghai for nearly a hundred years. The judgment that "the Age of Reading Pictures" has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seems too simple, absolute and exaggerated.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G7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朝友;鸳鸯蝴蝶派对柯南道尔小说女性形象的移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王永亮;;黑白木刻没有死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3 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下)——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颜浩;民间化:现代同人杂志的出版策略——20世纪20年代的《语丝》杂志和北新书局[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田丽;;云南版画平台中的版画教学[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4期
6 秦世琼;胡志明;;从《弟兄》《伤逝》看鲁迅小说的忏悔意识[J];沧桑;2009年01期
7 朱自强;;“儿童”:鲁迅文学的艺术方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吴迪;白平;;殷夫创作心理探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刘刚;李春燕;;“方言语境”下的形式美——论云南版画形式语言的特点[J];大舞台;2011年01期
10 金学艳;;浅析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流变[J];电影评介;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学义;;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的情理诠释[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徐珍;;中国一冶工业版画创作群体回眸[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李继凯;;关于胡风与茅盾的交往、冲突及比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立;20世纪前期(1912-1937)上海粤籍美术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黄薇;新文学图像艺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崔云伟;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群;新月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李夏;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7 毕绪龙;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春;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黎保荣;暴力与启蒙[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文清;苏区艺术之我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建军;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斐;刘铁华木刻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徐丽敏;朱仙镇木版年画出版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潘冬珂;《河南》杂志的外省籍作者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进;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版画审美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杜永强;从“拿来”到扬弃:珂勒惠支版画与中国早期木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蓉;论粉印版画中肌理的运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杨凤山;黑白木刻肌理对视知觉的心理暗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娜;对当今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问题的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占彪;阅读风尚的当代走向与传统[J];中州学刊;2005年03期
2 肖绍聪,刘铁芳;从文学书到图画书:读图时代的教育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普涛;试论中国新世纪文化的形成、结构及形态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潘虹;读图时代[J];中学生(作文版);2004年04期
5 昊昊;;读图与读文 你如何选择[J];初中生优秀作文;2007年10期
6 孟晓伟;;读图时代的美术欣赏教学——对美术欣赏课的感悟[J];新课程(中学);2010年06期
7 冯骥才;读图时代[J];语文世界(初中版);2003年04期
8 ;“读图”叫板“识字”[J];语文世界(初中版);2003年04期
9 王帆;张舒予;;读图时代的大众素养:媒介素养或视觉素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2期
10 聂黎生;;读图时代的视觉素养概念及其视觉素养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阮鹏;;读图时代,科普作家如何“制图”?[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2 常法武;;读图时代的挑战与报纸总编辑的应对之策[A];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60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东;刘军;;全媒体读图时代拍客资源整合有效途径[A];纪念“银川会议”20周年全国报纸总编辑黄河金岸行暨第13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晓燕;;解读“读图时代”[A];中国编辑研究(2005)[C];2005年
5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6 范长敏;;“读图时代”与“泡沫图片” 对新闻图片运用中一种现象的浅析[A];两翼齐飞昂首新世纪——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杜耀峰;;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价值解读[A];建立科学的图片运营机制——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3年
8 杨发维;;读图时代不等于读图片时代[A];坚持科学发展 辉映伟大时代——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文集[C];2008年
9 阮晓浒;;加强新闻策划 迎接读图时代[A];奋力推动新闻摄影与时俱进——第九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暨新闻摄影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富汉;;做“读图时代”的总编辑[A];建立科学的图片运营机制——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虹;成年人阅读进入读图时代[N];今日信息报;2003年
2 李康乐;读图时代向成年人走来[N];西藏日报;2003年
3 胡建梅;“读图时代”还是“读标题时代”?[N];西部时报;2009年
4 如意;读图时代 做“图”文章[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读图时代”的报纸面孔[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闻一言;从“传统文盲”到“读图时代”的一点反思[N];中国审计报;2003年
7 梁笑梅;读图时代的新诗嬗变[N];人民日报;2010年
8 本报美摄部记者 高志勇;新闻摄影与读图时代[N];新乡日报;2008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关万维;他是“革命读图时代”的代表[N];深圳商报;2006年
10 李小龙;“读图时代”的新闻照片[N];甘肃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丹;读图时代下国内报纸新闻图表的发展趋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春晓;后读图时代的媒介融合与受众形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汤天明;读图时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曾灿;读图时代下报纸视觉传播发展策略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5 沈晓娴;读图时代的图片编辑与图片编辑机制探析[D];浙江大学;2007年
6 刘建光;读图时代中国报纸新闻摄影的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靖;影像阅读:读图时代语文教育的新亮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磊;不规则的圆[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何丽敏;读图时代的图像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建松;读图时代的数码插画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31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23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