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初中生亲子冲突问题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3 16:21
【摘要】: 初中生正处于由童年期向青年期迈进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此阶段青少年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与父母由于年龄、世界观及认识和处理问题方法等差异,亲子冲突在所难免。而亲子冲突一方面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另一方面,有可能对初中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 因此,对亲子冲突进行理性探索和实证研究,搞清楚亲子冲突的规律和机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对于促进家庭和谐,保护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协调统一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通过Moss编制的亲子冲突8因素问卷,筛选出存在亲子冲突问题的初中生及其家长作为实验对象,并从三个研究策略入手,分别针对学生,家长和亲子双方进行干预,以问卷的前测验和后测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实验的有效性。一是针对学生的活动课,运用实例,对学生进行亲子技巧沟通的训练、教师参与心理辅导亲子沟通训练,以及情境训练,提高学生沟通能力;二是针对家长的培训,包括对家长进行讲座培训、针对家长的讨论课、在团体咨询辅导中解决家长们共同面临的亲子问题的困惑和苦恼、以及培训与实践结合的活动课;三是亲子共同参与的团体培训活动。这一问卷问题简单易操作,通用性较好,为本研究所采用。 本研究结论: 1、初中生尤其是初二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亲子冲突现象。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强度和频率上都不存在差异,这说明所取样本匹配。 2、初中生家长和子女在处理和面对亲子冲突问题的时候存在不正确的观念,缺乏合理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 3、实验研究成效显示,通过针对家长的讲座培训,针对学生的活动课,以及双方共同参与的亲子沟通平行小组相结合的系列干预实验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帮助参加者增加亲子亲合,提高合理沟通,解决冲突的能力,实验起到了降低亲子冲突频率和强度,达到了缓解冲突,促进亲子合理沟通,优化改善亲子关系的目的。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which has a sharp change in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ir parents because of their age, world outlook, understanding and problem solving methods, etc. Parent-child conflicts are inevitable. On the one hand, parent-child conflict may cause tens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on the other hand, it may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lead to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Therefore, to make rational explora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n parent-child conflict, to find out the rules and mechanism of parent-child conflict, and to put forward targeted coping strategies can promote family harmony and prot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 student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and unified development of our young people. Through the 8 factor questionnaire of parent-child conflict compiled by Mos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ith parent-child conflict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s, and three research strategies were used to intervene students, parents and parents respectively. The validity of the test was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The first is to use examples to train students in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training, and situational training to improv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e second is the training for parents, including the training of lectures for parents, the discussion classes for parents, the solution to the confusion and distress of parents' common parent-child problems in group counseling,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training and practice. Third, parents and children participate in group training activities. This questionnaire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so it i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are obvious parent-child conflict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speciall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amples were matched. 2. The parents and childre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incorrect ideas when dealing with and facing the problem of parent-child conflict, and lack of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methods. 3.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y show that, after a series of intervention experiments, which are aimed at parents' lectures and training, activity classes for students, and the parallel groups of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that both sides participate in,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effectively help participants to increase parent-child affinity, improve reasonable communication, resolve conflicts, the experiment has played a role in reducing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parent-child conflicts, so as to alleviate conflicts and promote reasonable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35.5;G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彤;;与孩子交谈的诀窍[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1年06期

2 周丽清;卢佳;胡怡珍;;浙江211名农村初中生家庭环境与亲子冲突的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6期

3 天凌;;“犟孩子”指东非往西,幽默来当“指南针”[J];家庭生活指南;2011年09期

4 章月娥;;批评孩子也可以很美丽[J];大众心理学;2006年03期

5 马志国;;走进家门,请脱掉您的“职业外衣”[J];好家长;2011年15期

6 吴佳军;陈司飘;;一封令人关注的来信让我们参与亲子关系大讨论[J];人生十六七;2006年08期

7 孙云晓,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郑新蓉,康丽颖;您了解今天的中小学生吗?[J];中小学管理;1999年11期

8 邓惠明;;家长的教育倦怠心理与调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9 吴继霞;郭小川;黄希庭;李世娟;;中学生亲子关系问卷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楠;王耘;;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特点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凯国;;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的亲子冲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周雪梅;;青春期少年的亲子冲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雪梅;;学习不良少年的亲子冲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美萍;张文新;;青少年期亲子冲突与亲子亲合发展特征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涂翠平;方晓义;刘召;;家庭环境在亲子冲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中的中介模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尹红霞;;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坤;张文新;;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9 李宏利;张雷;;孝顺——父母控制亲本投入与亲子冲突的“工具”[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杨丽平;;拓宽育人渠道,,构建“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唐洪 石绍华 郑钢 高晶;亲子冲突损害儿童安康[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唐洪 石绍华 郑纲 高晶;亲子冲突损害儿童安康[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 张小乔;亲子冲突:家长是主导[N];健康时报;2004年

4 记者 蔡旭;请关注青春期亲子冲突[N];健康报;2001年

5 张文霞;亲子冲突的社会工作介入[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郑军;亲子冲突:家庭为何频发“微型战争”[N];中国社会报;2007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舜;“父母皆祸害”网上引激辩[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志峰;新作息时间难推行[N];人民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敏;小升初“衔接”培训火爆异常[N];宁波日报;2010年

10 郑军;从管理方法看亲子冲突[N];中国社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春联;初中生亲子冲突问题的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旭珍;中国传统亲子伦理及其现代转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佳;中美情景剧中亲子冲突互动过程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霍利婷;上海市初中生家庭亲子冲突的调查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慧娟;关于青春期亲子冲突的调查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6 陈志平;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和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秦淑平;初中生家长参与及其与自我概念、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8 杨文婧;武清区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章坤雨;当前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小莉;《摩登家庭》中亲子冲突性话语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08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308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