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终身学习型社会与韩国的学分银行制

发布时间:2019-03-28 19:11
【摘要】: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沟通、建立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机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背景下,韩国学分银行制度应运而生。学分银行制度是适应新型知识型经济、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社会的一个关键项目。韩国学分银行的成功发展主要依赖于与教育机构的合作、灵活的课程、多样的学习项目开发和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同时,本文还提出韩国学分银行制度面临的一些挑战,如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费用、学习者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筹备、相应的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等。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 the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to expand the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formal learning and informal learning, and to establish the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of the previous learning achievements. In this context, the Korean credit bank system comes into being. The credit-banking system is a key project to the new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ging and low-fertility society.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the Korea Credit Bank is mainly on the cooper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the flexible curriculum,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learning project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previous study.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some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Korean credit bank system, such as the recognition cost of the previous study achievement, the preparation of the learner's scholarship and the financial ai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quality control system, etc.
【作者单位】: 韩国国家终身教育研究所;平生教育振兴院;
【分类号】:G7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鹏;;学分银行: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的基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杨鸿;胡瑞娇;;终身教育背景下“学分银行”的构建[J];云南电大学报;2011年01期

3 彭代梅;;远程教育实施学分银行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楼一峰;;建立终身教育的“学分银行”[J];成才与就业;2011年11期

5 黄欣;吴遵民;蒋侯玲;;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6 陈炜;陈叶梅;;构建“学分银行”是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7 郭青春;胡泽民;;打破教育层次壁垒 搭建服务终身学习课程平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01期

8 陈龙根,陈世瑛;人才培养柔性化与“学分银行”[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李萍萍;;略论学分银行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价值体现——建设中国开放大学不可或缺的要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4期

10 王海东;;学分银行:自考制度转型的方向与机遇[J];考试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学书;周增清;;绿色证书“学分银行”初探[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何芳;;适应终生教育思想的学习方式初探[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华建新;裘伟廷;朱家华;;基于网络的学习型社会运行模式研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于保泉;魏克芹;;远程开放教育划分学习小组策略探究[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金来;洪伟林;张翼翔;;网络学习行为的实时监控研究与实践[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蓝斌;;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学模式重构[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单从凯;;远程教育:设计什么样的问题[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陶侃;;沉浸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交互与学习探究——兼论成人学习者“学习内存”的拓展[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田屹;周虹;王军武;;当前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魏静;;质变学习理论述评[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沈祖芸;“随身大学”培养数万“当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易鑫;北京“学分银行计划”首批学生毕业[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严晶晶;宁波慈溪“市民学分银行”推动终身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陈醉 通讯员 陆和杰 孙云东;学习积分“零存整取”[N];浙江日报;2009年

5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楼一峰;建立“学分银行” 沟通衔接终身学习成果[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王有佳;成人教育试点“学分银行”[N];人民日报;2007年

7 关彤;五种培训让你焕然一新[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8 记者 吴铎思;福建探索终身教育新模式[N];工人日报;2009年

9 冯志阳;用管理手段应对学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记者 孙鹏飞;建社区教育基地 开市民“学分银行”[N];平顶山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兴辉;成人自导学习与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玉琼;新疆学前教师与维吾尔族儿童互动的汉语语言水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社玲;韩国、欧洲学分银行实践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荣琳;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郭艳霞;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程世沙;基于个性化教育的自考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悦哲;农村信息化培训自学教材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丹;能力导向的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程革;基于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教师角色转换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燕;网络环境下成人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董瑶;南京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梁世宝;基于网络教育环境下对现代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49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49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e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