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对策
[Abstract]:In undertaking the train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hould set up the training program reasonably, focus on the practical effect, highlight the skill training, and carry out feasibl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 who have the intention to start up, so as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smooth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o the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职教学院 天津大学职教学院
【分类号】:G725.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红霞,杨荣;实施创业教育 促进职教发展[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一丁;詹先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之探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陆松;;农村职业教育必要性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年07期
3 王彦博;;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雷高岭;;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张继华;舒丹;;对西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杜今锋;;CBE模式及其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蒋莉;;职业教育主要思潮简述[J];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8 朱克忆;张柏森;;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6年04期
9 刘继广;钟利军;马廉洁;;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06年07期
10 韦日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J];成人教育;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向东;南卫娟;;工程师素质培养中力学作用[A];2006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杜玉潺;;浅析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法的开发[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王君毅;;略论高职生健康人格的塑造[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雯芹;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卢进元;论发展湖北的职业教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晓峰;高等职业院校校企联合德育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晓玲;泰安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素质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自勇;甘肃省中专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冷玉霞;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何勇;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窦爱女;中职教师岗位适应性评价和师资配置方案的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祖光,冯大军;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J];职教论坛;2003年1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美丽,刘春生;中等职校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对策与建议[J];职教论坛;2005年28期
2 朱亮君,刘希宝;试析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杨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审定会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5期
4 ;辽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2002年工作要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于灿华,孙一鸣;招远:50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重进“学堂”[J];中国培训;2000年10期
6 于炳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思考[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03期
7 张耀武;董振涛;;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8 徐子勇;;论“三力”与农村成人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8期
9 崇文;河北省教委召开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会议[J];河北成人教育;1994年01期
10 暴瑞坤;董晓峰;;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统筹城乡就业的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景洲;张雷;;对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思考[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守项;;浅谈成人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睿;黄育云;;试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p樥
本文编号:2500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50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