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函授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7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冷余生;大学精神的困惑[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白兴礼;当代高等函授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向[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03期
3 白兴礼;论高等函授教育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12期
4 邬小撑,李玲娣,童晓明;对维持大学学术自由和功利意识之间张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琴;;对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吕志江;顺应电大生学习心理 改革邓小平理论教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孙晓青;对学校教育评价指标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洪芳;;高校“十一五”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徐传银;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7 纪进;徐雄杰;刘建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8 栗青生;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媒体智能课程与智能课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易晓云;普物实验教学系统分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10 王琦;黄鹤;;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管艳琴;王鹭娟;;完善财政拨款体制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蒋凤英;张南生;吴波;;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3 左崇良;;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4 高丽萍;;基于“三环一场”教学模式的《开放英语1》导学探讨[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5 吴静;;声乐课应建立融洽的课堂气氛[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继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下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A];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7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9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春;我国大学校标文化的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志忠;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缪素华;高中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鲁吟月;中等职业学校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继军;新升本科院校科研功能与发展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何东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军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运超;英国Warwick大学的成功之道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2 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白兴礼;当代高等函授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向[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治林;;我县盛开高师函授花[J];高师函授;1984年06期
2 孙峰华,李庆志;高师函授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5期
3 唐超群;;应建立高师函授站的检查评估制度[J];中学教师培训;1989年07期
4 宋传新;高师函授学生合作学习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04期
5 ;《高师函授》征文获奖名单揭晓[J];高师函授;1985年01期
6 齐国海;;领导关心高师函授事业函授部有了新办公楼[J];高师函授;1987年05期
7 奎星;;《高师函授》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J];高师函授;1988年01期
8 张志民;高师函授历史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J];继续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9 赵艳霞;简论高师函授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李淑爱;发展继续教育 开拓高师函授的办学新路[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茵;刘保华;吴霞;;浅谈护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李瑞雪;盖永军;;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3 魏民;余蓉;;多种形式开展继续教育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4 詹弘;吕建辉;秦健玲;;我国档案工作人员继续教育论[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5 曾凡明;;论科技进步与继续教育的关系[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6 王小玲;;浅论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7 李东梅;;微电子科技与继续教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8 乔爱荣;;与时俱进,迎接挑战——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嵘;;论网络在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10 张新科;;联邦德国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继续教育[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滨海县第三中学 李光磊;实施课程理念 强化课堂有效教学[N];学知报;2010年
2 武汉大学副校长 黄进;发展继续教育 构建学习型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驻布拉格记者 任鹏;继续教育在捷克[N];光明日报;2004年
4 崔士鑫;给人才“加油站”加油[N];人民日报;2005年
5 黄进;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年
6 林溪 喻龙山 通讯员 李建坤;办教师满意的继续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孟小捷;继续教育切莫走过场[N];健康报;2005年
8 张学武 记者 马扬;武警部队继续教育取得显著成绩[N];人民武警;2004年
9 林 溪;继续教育看湘西:如何巧为“少米之炊”[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晓天;专家聚会南昌研讨远程及继续教育[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邦峰;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费金有;中学物理教师课程价值观念的透视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景娣;山东省高师函授学员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海;课程理念的反思与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静;影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琳;《军队医院管理学》继续教育远程训练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邴淑琴;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万超林;Z市初中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艳;用课程理念经营“一毛钱书吧”的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继平;论网络文化背景下课程理念的变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乐韵;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丽新;多元化教学评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6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53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