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是否独生的调节效应
发布时间:2021-01-23 21:07
为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提供理论依据,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是否独生的调节效应。采用亲社会行为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陕北某综合性大学4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不同性别,专业类别,户口类型,年级的同学以及是否独生在亲社会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上有显著差异;父亲情感温暖能有效预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能解释其8.2%的变异量;父母情感温暖和性别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B=-4.832,P<0.05,ΔR2=0.024)。是否独生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效应。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9(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是否独生对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阶层如何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机制与相关因素的探讨[J]. 苑明亮,李文岐,寇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父母教养投入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 侯芬,伍新春,邹盛奇,刘畅,黄彬彬.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4)
[3]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J]. 张梦圆,杨莹,寇彧. 青年研究. 2015(04)
[4]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关系分析[J]. 张璐,桑青松. 中国校医. 2011(03)
[5]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 蒋奖,鲁峥嵘,蒋苾菁,许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1)
[6]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 寇彧,洪慧芳,谭晨,李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01)
[7]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J]. 寇彧,张庆鹏. 社会学研究. 2006(05)
[8]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 寇彧,王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04)
[9]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 李丹. 心理科学. 2000(03)
本文编号:2995929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9(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是否独生对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阶层如何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机制与相关因素的探讨[J]. 苑明亮,李文岐,寇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父母教养投入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 侯芬,伍新春,邹盛奇,刘畅,黄彬彬.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4)
[3]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J]. 张梦圆,杨莹,寇彧. 青年研究. 2015(04)
[4]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关系分析[J]. 张璐,桑青松. 中国校医. 2011(03)
[5]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 蒋奖,鲁峥嵘,蒋苾菁,许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1)
[6]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 寇彧,洪慧芳,谭晨,李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01)
[7]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J]. 寇彧,张庆鹏. 社会学研究. 2006(05)
[8]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 寇彧,王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04)
[9]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 李丹. 心理科学. 2000(03)
本文编号:2995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99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