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近代女子教育与五四时期的女性创作

发布时间:2017-04-17 11:01

  本文关键词:近代女子教育与五四时期的女性创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五四女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女性创作群体,她们的创作起点之高,影响之大,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女作家的创作虽然发生在五四时期,但她们的文化和思想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五四女作家群体的形成及其创作与她们的生长环境和教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探索与研究近代女子教育与五四女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其中,本文中五四女作家的文学创作则主要是指她们在小说方面的创作。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与五四时期女作家群体的形成。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晚清之际兴起的。其表现就是女子教育开始走出家庭教育的圈子,出现社会化、普及化的趋势。五四时期的女作家才有机会得以走出家门、国门,接受教育,开始为跻身文坛积累了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条件。新式教育肯定了男女在平等的原则下享受同等教育的机会。不断更新完善的学制从制度上保障了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教育权利;新式学校为女作家提供了阅读和写作的空间,校园内文化思潮的广泛传播与读者群的扩大,自由平等的两性氛围,使得具有现代文化心理结构的创作主体也由此开始被构建。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近代女子教育与五四时期女作家创作这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女性受教育的数量、受教育的层次以及受教育的氛围和五四时期女性创作的数量、主题与题材、创作手法与表达方式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处于同时代以及相似教育背景下的五四女作家们,其创作必定也有内在的共通性。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在独特的女子教育背景下,五四女作家笔下人物形象所呈现出的特点,或是逃离,或是反抗,或是灵肉分离、在情理中挣扎,或是面对母爱与同性难以言说。不论是哪种形象都是在当时环境下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这其中存在一定的启蒙性与先进性,也存在着作者与人物所共有的局限性。 中西杂糅的近代女子教育使得女性作家创作时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在对爱情婚姻等明显的社会问题的书写中,五四女作家群受到现代新式教育影响,明显透露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却又为传统思想所困,存在不少作为女性的局限,尽管如此,她们的创作还是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独有的心路历程,并为后来的女作家在文学道路上的进一步探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五四女作家 近代女子教育 女性创作 传统 主体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76;I206.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与五四女作家群体的形成10-19
  • 一、女子教育的兴起与创作主体的构建10-12
  • (一) 女子教育的兴起10-11
  • (二) 五四女作家的高等教育背景11-12
  • 二、女子教育的发展与五四女作家创作氛围的营造12-16
  • (一) 不断更新完善的学制,奠定了男女同等的教育权利12-13
  • (二) 新式学校为女作家提供了阅读和写作的空间13-14
  • (三) 新式教育促使文化思潮的传播和读者群的扩大14-15
  • (四) 新式教育建立了和谐的两性关系15-16
  • 三、近代女子教育的鲜明特色16-19
  • (一) 中西并收,以中为基16-17
  • (二) 现代女性主体获得的缺憾17-19
  • 第二章 近代女子教育与五四女作家的创作主题与题材19-26
  • 一、共同的题材与鲜明的主题19-23
  • (一) 校园题材19
  • (二) 基督教文化与"爱的哲学"19-21
  • (三) 情爱主题的凸显21
  • (四) 社会问题的广泛被关注21-23
  • 二、极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23-26
  • (一) 浓厚的自叙色彩23-24
  • (二) 控诉与苦思24-26
  • 第三章 近代女子教育与女性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26-34
  • 一、人物的双重形象26-31
  • (一) 逃离与反抗26-27
  • (二) 灵与肉的分离、情与理的挣扎27-29
  • (三) 面对母爱与同性29-31
  • 二、女性人物出路的探讨31-34
  • (一) "娜拉"的出路31-32
  • (二) 作者与人物的共同局限性32-34
  • 结语34-36
  • 参考文献36-40
  • 致谢40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青青;近代翻译文学中的女译者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2 张静;中国共产党与女子教育述论(1927-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丽;《妇女杂志》中的女子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近代女子教育与五四时期的女性创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13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