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价值意蕴、运行机制和路径——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3-03-29 22:12
实现乡村振兴,建设新型农村对农村"空心化"治理提出紧迫要求。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产教融合能破解"花盆效应",促进物质流再生化,培育新型农民,促进文化共育。因此,通过主体利益协同机制、资源健康流转机制、政策环境保障机制和价值再生增值机制提供保障,从找准农村成人教育生态位、注重经济产业化、维持主体共生与竞争、实现规范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提升技术再生力等方面提升农村成人教育产教融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新路径,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产教融合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价值意蕴
(一)破解“花盆效应”,实现共享发展
(二)物质流再生化,稳定基本供给
(三)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内生能力
(四)促进文化共育,建设新型农村
三、产教融合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运行机制
(一)主体利益协同机制
(二)资源健康流转机制
(三)政策环境保障机制
(四)价值再生增值机制
四、产教融合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路径
(一)找准农村成人教育生态位
(二)注重经济产业化
(三)维持主体共生与竞争
(四)实现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
(五)提升技术再生力
本文编号:3774590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产教融合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价值意蕴
(一)破解“花盆效应”,实现共享发展
(二)物质流再生化,稳定基本供给
(三)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内生能力
(四)促进文化共育,建设新型农村
三、产教融合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运行机制
(一)主体利益协同机制
(二)资源健康流转机制
(三)政策环境保障机制
(四)价值再生增值机制
四、产教融合促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路径
(一)找准农村成人教育生态位
(二)注重经济产业化
(三)维持主体共生与竞争
(四)实现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
(五)提升技术再生力
本文编号:3774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77459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