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孟子学习思想的现代诠释

发布时间:2017-09-20 08:42

  本文关键词:孟子学习思想的现代诠释


  更多相关文章: 孟子 学习思想 现代诠释


【摘要】: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对孟子思想的研究是层出不穷,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孟子有关学习的思想。在学习观上,孟子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不仅重视修身养性,而且在学习的作用、目的、态度、方法等的阐述上,也有不少非常精辟的见解,在当代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孟子的学习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有创新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孟子观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其作出历史的和科学的评价并使之与现代相融合。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现状和界定学习的概念;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孟子学习思想的主要观点,探讨孟子对认识和学习起点的看法、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看法、对如何学习的论述、对终身修习的强调以及对促进学习的心理要求的重视。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孟子学习思想与现代的融合。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探讨孟子学习思想中有现实意义的部分。孟子有关道德修养的理论中有许多超时代因素的内涵,对我国后世民众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宏扬起着深远的影响。孟子提出的许多关于学习的主张和见解,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尤其是孟子提出的许多创新观点不但丰富和推进了我国学习理论的发展,而且对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也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可否认,孟子学习思想也存在着与现代社会相冲突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批判地进行思考,注重取和舍,吸取其思想中积极的部分来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的学习理论。
【关键词】:孟子 学习思想 现代诠释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7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第一章 导论5-11
  • 1.本文的选题背景5-6
  • 2.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6-8
  • 3.关于学习的概念8-10
  • 4.研究的方法10-11
  • 第二章 良心善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认识与学习的起点11-14
  • 1.“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能学习11-12
  • 2.“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人人都需要学习12-14
  • 第三章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学会学习是孟子追求的目标与境界14-21
  • 1.以自求自得为核心的学习策略14-17
  • 2.学会学习是孟子追求的目标与境界17-21
  • 第四章 “尽心、知性、知天”——终身修习的追求21-27
  • 1.“存心养性”是不断修养践履的过程21-23
  • 2.“尽心、知性、知天”是中国原始的终身修习观23-27
  • 第五章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27-32
  • 1.主观因素对学习的影响27-29
  • 2.客观因素对学习的影响29-32
  • 第六章 “持其志,无暴其气”——促进学习的心理要求32-35
  • 1.“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情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32-33
  • 2.“动心忍性”——意志对学习的支持作用33-35
  • 第七章 孟子学习思想与现代学习理论35-53
  • 1.孟子学习思想的特点35-42
  • 2.孟子学习思想与现代的融合42-53
  • 结束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崇文;文化淀积下的中国传统学习理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3年03期

2 张传燧;中国传统学习理论中的心理学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3 肖川;全面地理解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4 娄立志;试论儒文化的开放性——兼论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5 司晓宏;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7 胡小林;中国学习思想的特征及现代学术价值[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887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887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b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