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的出现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文章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进行探讨,分析了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缺失的原因,进而探讨了提升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路径:一方面制定适度的政策,帮助新一代农民工从各方面完善个人素质;另一方面要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技能缺失 原因 对策
【基金】:2010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教育缺失与补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KA103003) 2011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的建构——以长沙市为例”(项目编号:2010YBA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逐渐向非农业产业转移,正在经历着市民化的进程。到2011年底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总量为32551万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任务十分艰巨。一、新生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1.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在国内主流学术观点里,杨善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善华;朱伟志;;手机: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动”选择——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手机消费的文化和心态解读[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刘传江;程建林;;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与市民化[J];经济纵横;2007年07期
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丽娟;;社会资本和农民工城市创业——以电视剧《都市外乡人》女主角为个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马小华;;多元化的组织建设:构建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在要求[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3 李勇;韩欢静;杨蕾;杨浩龙;;我国第二代农民工的性格特征与价值观及管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4 郭根山;刘玉萍;;提高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5 沈新坤;张必春;;农民工“返乡潮”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治理困境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6 张荣现;李占立;;新生代农民工的蚁族困境及法律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7 马春丽;肖世忱;;重庆市“棒棒”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8 白文丽;刘德林;;后改革时代农民工问题的深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索伟锵;李洪玲;张改清;;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郑州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0 赵翔;张向东;;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2 苏振芳;林俊荣;;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的成因分析及其预测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饶吉银;;社会冲突与和谐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晓茹;;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分析——基于贵阳市南明区的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杜书云;张广宇;;农民工代际差异比较分析及启示建议[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刘学华;;新生代农民工与新兴城市的和谐发展——来自长三角的一个调查与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7 刘建洲;;公民权、阶级形成与农民工问题的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王启富;史斌;;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倩;;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迁移的理性归因[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3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阿不都艾尼;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893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89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