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十年课改”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27 06:47

  本文关键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十年课改”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地区 十年课改 民族认同 课程品质


【摘要】:反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十年课改",最大成就在于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由于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针对师资、教材、语言以及课程执行力等问题,提出应对之策。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十年课改 民族认同 课程品质
【基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0年委托项目“西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调研” 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西部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880050)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新世纪以来,我国将课程改革确定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少数民族地区通过“两基”国家验收时间较晚,课程改革较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后,正在具体落实《国家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2 熊和平;;区域内义务教育课程公平的学校文化视角[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4 刘宏宇;李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双语授课班学生评价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四十六中为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黎族地区英语教师素质调查与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王鉴;安富海;黄维海;;略论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推广、执行与建设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尕藏草;;藏区地方课程的现状与发展[J];民族论坛;2012年08期

4 张丽剑;韦甜;;族群概念之分歧及原因评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黄仲盈;;中国特色民族定义的历史演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6 覃乃昌;;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7 海路;徐杰舜;;中国族群研究:缘起、成就及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8 李富强;;中国“民族”内涵及民族研究范式应有之转变:以壮族为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9 李红杰;论民族概念的政治属性——从欧洲委员会的相关文件看“民族”与“族群”[J];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10 牛波;;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推进中应坚持的原则[J];教育观察;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明堂;;To Diversify or to Assimilate—Speculating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于影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实施再思考——以新疆地区为例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杨晋涛;;现实的文化和族群——闽西的客家和畲族[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4 海路;徐杰舜;罗彩娟;;族群理论研究文献回顾[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3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李晶;朝鲜族的认同意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李卫英;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申春善;文化选择与民族文化课程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用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程俊花;温州区域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3 周瑛;西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牛波;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新课改地方适应性问题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学;文化选择视野下的校本教材文本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6 王璐;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民族学生冲突的根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继利;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族群认同与群际归因的跨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侯万锋;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范正勇;后溪土家族民居中传统科技思想的教育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小琴;羌族地区中小学羌语文课程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喜刚,王鉴;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2 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3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炳正;范培廉;;今年西藏高考给人的启示[J];中国民族;1980年12期

2 马果新;;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3 龙一湖;;去掉“怕”字,大胆开放[J];中国民族;1986年11期

4 龙国辉;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经济建设才能大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02期

5 唐圣为;;海南省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1990年04期

6 黄飞;;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先行一步[J];民族教育研究;1992年01期

7 孟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领导素质途径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3年Z1期

8 任玉贵;;少数民族地区女童辍学问题的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9 张明海;提高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女童入学率的几点思考[J];贵州教育;1995年Z2期

10 耿金声;大力发展民族科技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黔湘;;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探索点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许洁英;;坚持倾斜政策,切实促进教育公平[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玉书;;略论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4 钱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社区的内源发展[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罗家俊;;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教育是根本[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杨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与反思——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调查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普同金;;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发展教育是根本[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霍文达;;论毛泽东关于民族教育的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贺能坤;郝风亮;;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杨放;何江川;蒙昌勇;伍小花;;全国五所民族院校十七个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子分析[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帽;我国在民族地区坚持实施“双语”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邱凌;市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成绩斐然[N];朝阳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树德;切实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敖蓉;多项政策措施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N];经济日报;2008年

5 和梅 驻怒江记者 罗金合;服务到位 集中办学才能水到渠成[N];云南政协报;2010年

6 乔兴成 吕霞;优先发展民族地区教育[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7 记者 贺波 陈坤;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职教之路[N];广西日报;2005年

8 张苏民;减免民族地区高中阶段贫困生学费[N];海南日报;2008年

9 邓永汉;浅析贵州民族教育现状[N];贵州民族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纪娟丽;“村寨里最漂亮的是学校”[N];人民政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杨曦;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内源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熙;少数民族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赵北扬;民族学校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卢瑶;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源与应对方式及民族认同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8年

5 车雪莲;延边地区朝鲜族中小学三语教育对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发展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衣马木艾山;少数民族情境化双语学习平台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柳静;远山的呼唤[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虎林;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9 姚玲;少数民族社区成人学习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刘媛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8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28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