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族教育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民族教育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摘要】:随着民族教育学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我国民族教育学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三阶段说和四阶段说。从我国民族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民族教育学发展阶段可以概括为这样四个阶段:20世纪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阶段、1949—1979年的奠基阶段、1980—1990年的初步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的初步繁荣阶段。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学 发展阶段
【基金】: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公平与乌江流域民族教育发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07XMZ030)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随着教育学与民族学学科的不断交融与发展,国内学者根据我国民族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情况,积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对我国民族教育学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不同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逐步向纵深推进,学术界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萍,周兴茂;中国民族教育及其学科的历史回顾、成就与展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滕星;中国民族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3 王鉴;关于民族教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常永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研究: 历史、成就与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永才;中国比较教育学不该忽视的一个领域:少数民族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2 王政伟;曲雯;;藏区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体系发展建设研究[J];才智;2011年35期
3 李赐平;;解放初期新中国变革旧教育的几点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雷宗明;论大学科研管理及制度创新[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5 赵艳玲;中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李赐平;西方五国教育立法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教育立法的借鉴[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周彬;;教师职务晋升政策:演变、异化与优化[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8 刘新丽;;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研究——教育管理学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9 蒋立松;;西南民族教育的文化生态基础及研究目标[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1期
10 梁平;姜文郸;;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流变[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云鹏;刘青秀;;论我国的教育市场分割[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何晓雷;;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隋子辉;“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易春秋;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石长林;中国教师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魁彪;北京市S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现状与建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孔德鹏;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3 谭亲毅;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倦怠问题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廉丽娜;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5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郭泽霞;中国当代教育立法研究(1949~1985)[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中莲;近十年中日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玲;新疆石河子市“区内初中班”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9 许美玲;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现状调查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顾玲玲;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宁;民族教育学的现代化[J];教育与现代化;1996年02期
2 蔡宝来;;关于构建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3 程方平;;中国民族教育研究述论[J];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4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成及现状[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星;中国民族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2 李东成;民族教育研究:“九五”回顾与“十五”展望[J];中国民族教育;2001年02期
3 ;中国民族教育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中央民族大学校长、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哈经雄教授在“第三届全国民族教育理论与管理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4 ;崛起中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J];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5 朴胜一;;祝贺与愿望[J];民族教育研究;1990年01期
6 岳天明;《民族教育学》评介[J];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7 王鉴;关于民族教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李秋容;中小企业虚拟合作成功因素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许叔明;刘静玉;;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赵雪;张翼;;家庭教育与健全个性的早期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庆钧;;论曲诺的被保护民地位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发展阶段[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2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附录一: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概况[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刘汉东;;边坡失稳定时预报研究的发展阶段[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王景慧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6 边吉部;;加强各文种之间的横向联系 开创中国民族古文字学的新局面[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7 张磊;蔡克光;;从“逐水而居”到“一江两岸”——对滨江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秘书长肖厚忠的闭幕词[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9 ;关于授予“楚之园”环保健康涂料和“聚星”牌仿古系列产品为中国民族建筑材料推荐品牌的决定[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10 ;编后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江;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电力需求[N];中国电力报;2005年
2 李怀义;“新的发展阶段中效率和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结项[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红珠;中国经济仍处在较快发展阶段[N];期货日报;2008年
4 窦玉沛;以技术和创新推动我国慈善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社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贾铁军 张春友;中土全面互信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N];光明日报;2009年
6 于浩;二手车市驶入规模发展阶段[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匡华安;钢铁行业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冶金报;2010年
8 FN记者 谢利;中国进入自动售货机快速发展阶段[N];金融时报;2005年
9 山 石;AIM的两个发展阶段[N];证券时报;2004年
10 记者 凌云;融信集团公司日前成立[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露;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仿真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梁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中国不同地区的引资战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杨建仓;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王铁;中国的自主辐射型现代化: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D];苏州大学;2009年
6 汤卓炜;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屠新泉;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树梅;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钱生越;南京市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陈娜仁其木格;大蒙古国时期“额耶”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俊超;基于演进视角的中小企业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高蓉;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边红;中国亲属容隐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范丽斌;基于实物期权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8 徐文俊;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寿命周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郭丽萍;韦斯顿衍生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王友青;西安制药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模式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68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6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