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青岛是中国帆船运动的摇篮,引领中国帆船运动的发展方向,借奥运契机,青岛市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帆船之都”,把青岛市建设成帆船品牌城市,让青岛市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帆船运动中心城市的战略计划。计划中明确要求:把青岛市建设成文明中外的国际帆船大都市,以帆船为城市特色品牌,促进青岛市实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跨越发展。帆船运动怎样开展才能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帆船之都”,提高青岛市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给青岛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青岛市成为东部沿海城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然而,我们纵观现在青岛市帆船运动发展模式,帆船运动普及缓慢,仅局限在沿海地区,受益群体较小,至今还未摆脱以海洋为运动场的局限。这就意味着发展帆船运动只能以海洋为依托,没有海洋,帆船运动无法开展。这样极大的限制了帆船运动走向内陆,阻碍帆船运动的大众化,使沿海与内陆形成帆船运动开展的断裂地带。这就违背了青岛市打造“帆船之都”,发展成果共享的初衷,这是必要突破帆船运动以水为依托的限制,让帆船运动走向陆地才能帮助这一矛盾的解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可行性进行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设备昂贵、缺少师资力量、缺少场地、缺少配套课程以及人们对陆上帆船运动认知程度较低是影响陆上帆船运动开展的潜在的主要影响因素。2.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可以提高青岛市的影响力,可以使青岛实施“水陆并行,两步走”的战略部署,是青岛市打造帆船之都的需要,有其必要性。3.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项目,可以拓展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领域,能够为青岛市打造帆船经济做准备,有其较好的发展前景。’4.陆上帆船运动能够丰富青岛帆船文化,是青岛帆船文化向多元化发展。5.陆上帆船运动有较高的锻炼机制,符合以健康为中心的体育教学要求,有利于青岛市学校帆船课的开展,有利于青岛市帆船运动的普及。6.青岛市经济发展速度快,能为陆上帆船运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7.青岛市帆船运动大环境、气候特点、地理优势、师资力量优势、帆船类教材的开发先例以及成熟的船舶制造业都为陆上帆船在青岛开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陆上帆船 青岛 开展 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61.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2
- 1.1 问题的提出11-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3 文献综述13-22
- 1.3.1 陆上帆船概念的界定13-14
- 1.3.2 陆上帆船的历史14-15
- 1.3.3 陆上帆船的级别15-20
- 1.3.4 陆上帆船赛事20-21
- 1.3.5 国内陆上帆船研究21-22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2-24
- 2.1 研究对象22
- 2.2 研究方法22-24
- 2.2.1 文献资料法22
- 2.2.2 问卷调查法22-23
- 2.2.3 访谈法23
- 2.2.4 数理统计分析法23-24
- 3 结果与分析24-54
- 3.1 开展陆上帆船运动潜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4-28
- 3.1.1 陆上帆船设备昂贵是影响其开展的一大潜在因素24-25
- 3.1.2 师资力量是影响陆上帆船运动开展的一大潜在因素25
- 3.1.3 缺少场地是现在陆上帆船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5-26
- 3.1.4 国内还没有配套课程是开展陆上帆船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26-28
- 3.2 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的必要性28-32
- 3.2.1 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是打造“帆船之都”的需要28-29
- 3.2.2 陆上帆船运动的开展可以提高青岛市的影响力29-31
- 3.2.3 开展陆上帆船运动可以使青岛实施“水陆并行,两步走”的战略部署31-32
- 3.3 青岛开展陆帆船运动的可行性分析32-51
- 3.3.1 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项目,拓展了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领域32-33
- 3.3.2 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为打造独特的帆船经济做准备33-35
- 3.3.3 对开展陆上帆船态度意向及其发展前景分析35-36
- 3.3.4 陆上帆船运动能够丰富青岛帆船文化,使青岛帆船文化向多元化发展36-37
- 3.3.5 开展陆上帆船运动是青岛市体育教育的需要37-45
- 3.3.6 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的优势分析45-51
- 3.4 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的设想51-54
- 3.4.1 开展途径51
- 3.4.2 赛事开展51
- 3.4.3 开展陆上帆船运动实践中注意问题和解决办法51-54
- 4 结论与建议54-56
- 4.1 结论54-55
- 4.2 建议55-56
- 参考文献56-58
- 附录58-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历65
- 发表的学术论文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燕峰;;帆船运动史[J];海洋世界;2008年08期
2 朱瑾;;竞技帆船运动的世界格局[J];海洋世界;2008年08期
3 周兆利;徐增娥;;青岛,中国帆船运动的摇篮[J];中国档案;2008年08期
4 王芳;;帆船运动的风力分析及仿真[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5 庄晓蓉;王勇森;;帆船运动扮靓青岛校园[J];走向世界;2010年02期
6 姚新培;刘峥;;帆船运动文化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4期
7 金希;;顺风未必跑得快——帆船运动与风向的关系[J];海洋世界;2013年01期
8 孙振;李凤;;中国帆船运动发展简介及存在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8期
9 杨涛;李全海;;10问中国帆船运动[J];商务旅行;2008年11期
10 刘潇;隋以进;;爱上那无限惬意的航海新生活——帆船运动的全方位体验[J];青岛画报;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亮邋本报记者;帆船运动进校园:2007期待新“展演”[N];青岛日报;2007年
2 陈思彤;青岛“帆船运动进校园”向标准化看齐[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孙军;青岛在大中小学中普及帆船运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谭启光;青岛全力推进帆船运动进校园[N];中国船舶报;2009年
5 王雯艳;青少年帆船运动在青岛蓬勃开展[N];中国海洋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淼;青岛仁川签署帆船运动协议[N];青岛日报;2010年
7 谭启光;青岛启动青少年帆船运动第二个5年计划[N];中国船舶报;2011年
8 严风华;普及帆船运动从娃娃抓起[N];中国船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玲 实习生 刘明明;5年内,市区5%青少年体验帆船运动[N];威海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孙飞;国际帆船运动名人在青对话[N];青岛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艳;基于模糊—进化理论的帆船运动路线规划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务崇;我国大帆船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高慧;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帆船运动速度预测[D];复旦大学;2014年
3 尹锡强;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田小虎;青岛市“帆船进校园”在高校的实施情况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5 潘学荣;风向摆动对帆船迎风航段航线选择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韩晶;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国站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廉梦琦;我国帆船运动员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8 郭峰;山东省OP级帆船运动综合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于超;中国帆船国家队赞助的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3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3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