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由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而体育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正逐渐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人们各种健身娱乐形式中,业余足球运动是人们普遍接受与喜爱的一项。然而,由于于前些年中国足球大环境不太理想的条件制约,足球活动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然而五人制足球改变了这种形势,使足球运动在人民群众中的发展有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群众体育开展较好,但是受前些年中国足球大环境影响,足球运动开展较为滞后,业余五人制足球更是难以展开。本篇论文即是着眼于郑州市的业余五人制足球运动在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方位的,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结合郑州市自身的特点借鉴其他国内外先进的发展经验,提出推动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发展的基本路线,为探索郑州市足球运动的发展道路提出一些理论依据。提出以下建议:1.郑州市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应该从官方方面重视五人制足球的价值,大力推广,提供物质或者政策上的支持,推动郑州市足球运动的发展,为各地市起到示范带头作用。2.优化场地资源,加大足球场地建设的投入,对现有场地实施开放式管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开放程度。3.成立业余五人制足球的联盟,在社区中或单位中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并设置比赛,进而参加全国性的比赛,使五人制足球的发展更加规范。4.重视参赛者的资格审核,加强比赛风险管理,重视参赛者的保险和比赛的安保问题,保证赛事地健康发展。5.五人制足球的推广应联合当地的传媒组织,利用传媒的快捷、便利大力宣传五人制足球,扩大五人制足球的影响力。也可以组织各地区之间的比赛,打造郑州五人制足球的品牌赛事。在媒体的宣传和日常体育生活的经验中,人们会逐渐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培养正确的体育消费习惯,丰富体育文化。6.郑州市体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五人制足球裁判培训工作,提高五人制足球裁判业务水平,有利于改善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赛事形象,吸引更多参与者,推动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的开展。
【关键词】:郑州市 业余 五人制足球 开展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9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意义11-13
- 1.3 文献综述13-19
- 1.3.1 我国五人制足球相关研究13-15
- 1.3.2 我国业余足球相关研究15-16
- 1.3.3 国外五人制足球研究现状16
- 1.3.4 国外业余足球开展现状16-19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1
- 2.2.1 文献资料法19
- 2.2.2 问卷调查法19-20
- 2.2.3 数理统计法20
- 2.2.4 实地考察法20
- 2.2.5 逻辑分析法20
- 2.2.6 专家访谈法20-21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1-39
- 3.1 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开展情况概述21-25
- 3.1.1 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队组建目的调查21-22
- 3.1.2 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运动参与者的情况分析22-25
- 3.2 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运动队伍建设和管理现状25-27
- 3.2.1 组队方式25
- 3.2.2 球队的组织与管理25-26
- 3.2.3 沟通与联系26
- 3.2.4 经费来源26-27
- 3.3 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队训练与竞赛情况27-28
- 3.4 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比赛开展情况28-30
- 3.4.1 比赛组织情况28
- 3.4.2 赛事的运作28-29
- 3.4.3 裁判员29
- 3.4.4 比赛的风险管理29
- 3.4.5 比赛场地29-30
- 3.5 郑州市业余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30-33
- 3.5.1 政府因素30
- 3.5.2 场地资源因素30-31
- 3.5.3 球队因素31-32
- 3.5.4 参与者自身因素32
- 3.5.5 赛事因素32-33
- 3.5.6 裁判员因素33
- 3.6 郑州市开展业余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对策探索33-39
- 3.6.1 政府主管部门加大支持与投入33-35
- 3.6.2 合理利用现有场地和大力开发闲置场地35
- 3.6.3 加强业余五人制足球队的组织和管理35-36
- 3.6.4 建立参赛运动员的安全保障机制36
- 3.6.5 打造全面的高水平业余赛事和提高运作水平36-38
- 3.6.6 重视裁判员培训工作38-39
- 4 结论与建议39-41
- 4.1 结论39
- 4.2 建议39-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A43-46
- 附录B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宇;;全国体育院校足球比赛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2 李春耕;;山西足球之路该如何走[J];新晋商;2014年07期
3 杜祥辉;;公共足球课程教学困境及改革方向探析[J];价值工程;2013年34期
4 贺新奇;刘玉东;;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5 吕一沙;曹斌;;郑州校园足球教练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市场研究;2014年01期
6 王群龙;;关于在陕西省中小学推广小场地足球比赛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3期
7 洪毅,刘夫力;足球改革的成就及其在我国体育产业进程中的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足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0年11期
9 卫平来;浅谈中国足球的生态环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杨继林;从足球精神美谈足球的社会效应[J];山东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源;;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战略审视[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丁纯;于莹;;提高我国足球竞技水平可行性分析与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3 孙永生;;对我国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指标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闫育东;;中国足球裁判界“黑哨”现象引思[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高原;;对足球专业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王健;黄汉升;陈俊钦;;领会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以中小学学生掌握足球和排球项目的技战术过程为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张雷;秦剑杰;;对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现状的思考[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生;1994:我知道的中国足球[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林剑;让足球成为孩子的伙伴[N];中国体育报;2012年
3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张剑;仅靠足球立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N];东方早报;2013年
4 记者 王昊飞 王浩明 王恒志;韦迪“变法”三年:中国足球在反差中是进是退?[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梅州市申遗办宣;把梅州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足球之乡[N];梅州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翟;衡阳校园足球已经“热气腾腾”[N];衡阳日报;2014年
7 欧阳志;发展校园足球还需突破瓶颈制约[N];科技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杨柳;孩子和足球 隔着几道坎?[N];人民日报;2014年
9 媒体评论员 邓海建;47∶0,校园足球当引以为戒[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杨国营 李小伟;解码校园足球“2.0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林;利益博弈视域下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张辉;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曾丹;中国足球教练员培训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5 孙革;基于战略管理的我国竞技足球发展走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李卫东;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7 李纪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8 梁伟;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9 唐峰;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曹晓东;足球团队竞技能力[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130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3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