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杨式太极拳发展的文化地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08:31

  本文关键词:杨式太极拳发展的文化地理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杨式太极拳 文化地理学 发展


【摘要】: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和汲取了地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及于杨式太极拳,它自清末开始走出永年向外传播,经过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现如今,杨式太极拳的足迹已遍布国内,延伸至海外。那么,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不同的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化地理学是探求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对传播范围较广的杨式太极拳进行研究,探求其在起源、扩散的过程中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杨式太极拳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为太极拳乃至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逻辑法,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杨式太极拳的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区进行解读与分析,进而探究杨式太极拳文化区演变的特征及成因。第一,通过杨禄禅去陈家沟学拳这一段历史的回顾,认为杨禄禅在陈家沟学得的拳术与之后在永年县形成的拳术是不同的,在永年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绵拳”,因此,将永年县定为杨式太极拳的文化源地。并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杨式太极拳在永年产生的原因;第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人及主要弟子的传拳路线为线索,再现了杨式太极拳的文化扩散过程,并初步勾画了杨式太极拳的国内和国外文化扩散图,得出在国内文化扩散中,由于传统传承方式的影响以及对扩散靶地的选择,认为国内的扩散形式以迁移扩散为主。在国外文化扩散中,既有迁移扩散还有规划性扩散;第三,在文化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区指标的指导下,将杨式太极拳的文化区划分为北京文化区,上海文化区,广州文化区以及石家庄、太原、西安文化区,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杨式太极拳发展的影响。认为在北京文化区,杨式太极拳的技术发生了演变,劲力由剧烈趋于平缓,跳跃动作消失。在上海文化区,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人著书立言,使得杨式太极拳的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广州文化区,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人借助广州的地缘优势向南发展至东南亚地区,杨式太极拳走向海外。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石家庄、太原、西安文化区,在政府的不断支持中,国内发展稳步推进,足迹遍布全国;第四,在文化区划分的基础上,解析了杨式太极拳文化区演变的特征。在文化区的类型方面,均属于形式文化区,在核心区的选择方面,以都市为首选,在文化区演变的路径方面,由北向南再向北发展,在文化区范围方面,区域范围逐渐扩大;第五,本研究对杨式太极拳的文化区的演变特征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核心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繁荣促进了杨式太极拳文化品位的提升。民国时期政治中心由北向南的迁移加快了杨式太极拳文化扩散的步伐。杨式太极拳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契合,推动了文化区范围的逐渐扩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52.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士英,,王文杰,刘柏;老年妇女从事杨式太极拳前后的某些心功能指标的变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赵幼斌;杨式太极拳架类型和特点(上)[J];武当;2005年05期

3 ;杨式太极拳图解(3)[J];少林与太极;2009年11期

4 ;杨式太极拳图解(2)[J];少林与太极;2009年10期

5 ;杨式太极拳图解(4)[J];少林与太极;2009年12期

6 ;杨式太极拳图解(6)[J];少林与太极;2010年02期

7 严翰秀;;郑曼青宗师对杨式太极拳的杰出贡献(下)[J];武当;2011年09期

8 严翰秀;;郑曼青对杨式太极拳的贡献(上)[J];武当;2011年08期

9 张世昌;;杨式太极拳的3种境界[J];武当;2012年02期

10 杨潇枫;;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练习体验[J];搏击;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牛筱灵;牛晨;;贺词[A];第五届全国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文稿汇编[C];2007年

2 孟宪民;;杨式太极拳在杭州[A];第五届全国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文稿汇编[C];2007年

3 魏权;;陈微明师门简介[A];第五届全国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文稿汇编[C];2007年

4 ;后记[A];第五届全国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文稿汇编[C];2007年

5 丁水德;;牛春明在杭州[A];第五届全国杨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学术研讨会文稿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左中甫;“体验式考察”值得称道[N];南京日报;2014年

2 王冠;自创拳法 吸引更多年轻人习武[N];成都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媛媛;《杨式太极拳》(第二章第六节)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5年

2 张倩茹;《杨式太极拳》(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5年

3 孟田;杨式太极拳发展的文化地理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李真;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D];天津体育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258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258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1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