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与创新路径的实践——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体育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8-05-20 11:45

  本文选题: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 长效机制 ; 参考:《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11期


【摘要】:"教学诊断与改进"已成为学校内部促进质量持续提升的主要思路和重要举措。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体育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融合,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与创新路径的实践研究,则是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专题诊断与系统改进。以创新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引领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人才需求。
[Abstract]: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train of thought and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quality.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and innovative path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teaching, it is the special topic diagnosis and systematic improv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With the innovativ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can lead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level and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nd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talent dema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信息系;
【基金】: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160334)
【分类号】:G8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平;如何加强高职体育教材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施建华;论高职体育的发展[J];大众科技;2004年09期

3 何健,吴龙;何健高职体育教材的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吴滨;张小田;;对高职体育应对学生就业的认识与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曹永庆;庄红梅;;开放高职体育 促进社区健身活动开展[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陈齐苗;;高职体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2期

7 陈功立;;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3期

8 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9 张静;;我国初高职体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7期

10 葛怀海;李法鹏;刘光臣;;素质教育在高职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穆旭;;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任云兰;;高职体育课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金华;王文生;;跳绳对14-15岁少年弹跳力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苏立新;周文;;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南京市与江苏省身体素质的分析与对策思考[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齐建辉;;新疆财经大学06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分析与评价[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陈青;唐庆跃;林健;洪秋萍;;2002年阳江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报告[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潘勇平;石晓燕;高爱钰;;北京市东城区2008年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结果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苏立新;赵一明;杨军;;2002年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监测结果的分析与思考——与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动态对比[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江平;;分析2002年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形态指标质量控制情况[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林顺英;陈志伟;柯惠芬;曾秀端;;厦门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报告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琳;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走出别样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罗景;论高职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李小伟;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深入开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晓澄;我省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阮渊;无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有喜有忧[N];江苏教育报;2013年

6 安宏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网络运行处;建设现代化体质健康监测信息平台[N];文汇报;2013年

7 王贤吉 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需着眼“整体健康”[N];文汇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赵建春 沈大雷;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个法宝[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陈晓春;我省启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N];新华日报;2010年

10 夏纪福 姜木金;我省明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N];镇江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翔;多元目标视角下高职体育第二课堂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2 陈庆文;高职体育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岩峰;从和谐视角分析杭州高职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常冬青;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真实性评价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李婷;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田锦程;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陆秀云;上海市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何水;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指标体系的研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陈敬松;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设置[D];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

10 范敏;“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14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914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4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