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6 16:10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06年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辛松和  

【摘要】: 知识与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当今世界在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共识。为全面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各高校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高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推动教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所以,深入探讨和研究如何培养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和教育工作者新世纪重要的课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始,随着“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两个战略的颁布实施,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地推动,主要表现在大幅度增加了体育人口,促进了体育的大众参与,从而需要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去指导人们如何参与体育、提高运动成绩,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使得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也极大的增加。1957年首设于北京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专业作为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的主要专业之一,担负着培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它的开设,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等体育人才,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争光战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探讨和研究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对加快培养我国运动训练方面的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多次走访领导、专家和教师,结合专家问卷,并分析了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第六届运动训练专业教学与管理研讨会”和前五次研讨会的相关材料以及本文各研究对象的教学计划等,对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包括学生情况、师资基本情况、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比较、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与管理、教学设施与经费等十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专业口径过窄、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界线仍不清晰、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和缺乏创新、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过死、教学经费不足和教师队伍建设落后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发展对策:充分考虑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主体的特点实施教学和管理;加强高校体育院(系)师资队伍建设;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重新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人文体育教育;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教学设备;树立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培养跨学科运动训练专业人才构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807.4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0
  • 1.1 选题依据8-9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9
  • 1.3 研究现状9-10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10-11
  • 2.1 研究对象10
  • 2.2 研究方法10-11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1-37
  • 3.1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发展概况11-13
  • 3.2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13-25
  • 3.2.1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基本情况13-15
  • 3.2.2 运动训练专业师资基本情况15-16
  • 3.2.3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16-19
  • 3.2.4 培养模式19
  • 3.2.5 专业设置19-21
  • 3.2.6 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比较21-22
  • 3.2.7 培养目标22-23
  • 3.2.8 课程设置23-24
  • 3.2.9 教学与管理24
  • 3.2.10 教学设施和经费24-25
  • 3.3 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对策25-37
  • 3.3.1 充分考虑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主体的特点实施教学和管理25-27
  • 3.3.2 加强高校体育院(系)师资队伍建设27-28
  • 3.3.3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28-30
  • 3.3.4 拓宽专业口径30
  • 3.3.5 借鉴国内外经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30-31
  • 3.3.6 重新合理设置课程体系31-34
  • 3.3.7 加强人文体育教育34-35
  • 3.3.8 多渠道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教学设备35
  • 3.3.9 树立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35-36
  • 3.3.10 对跨学科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构想36-37
  • 4 结论与建议37-39
  • 注释39-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42-46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46-47
  • 致 谢47-4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梦禅;;浅谈高校运动训练管理体制中的主要问题[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2 苏立;;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赵平教授简介[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程公教授简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赵海霞;;2008广东省体育“武状元”[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8年08期

    6 昊东;贤君;卫玮;;文含风雨润 笔吐星汉华——访烟台大学体育学院[J];中国市场;2011年30期

    7 燕薇;; 2002年广东高考新“动作”[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2年06期

    8 刘杰;刘洋;;体育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测评与分析[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年05期

    9 王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培养规模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李利华;赵亭亭;蒋晨东;;心理暗示法在体育院校体操普修课—跳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越超;;制约我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游泳专修课程发展的因素[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日辉;张绍礼;张肃;;关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运动生理学》教材建设的探讨[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3 杨小永;王健;;教练员专业化发展与运动训练本科专业改革的探讨[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兴;蔡犁;司虎克;张庆文;赵丙军;;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办学策略[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郑鹭宾;王立新;郭晓东;邵金亭;;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足球专项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王红雨;张庆文;;我国14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张全宁;黄黎;辛迎喜;;对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刘大庆;许声宏;戴旭;张文杰;;对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吴小彬;温宇红;;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游泳专项训练课课业评价内容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张现峰;张庆文;;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青岛日报;2007年

    2 夏丹 赵巍巍;[N];烟台日报;2005年

    3 记者 秦小艳;[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李珂;[N];福建日报;2007年

    5 记者 司文;[N];西安日报;2009年

    6 本版撰文 冯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俞灵;[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张超 洪宇;[N];科技日报;2004年

    9 记者 侯莎莎 通讯员 高诚;[N];北京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宋黔云;[N];贵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赵志英;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柳建庆;中国篮球教练员职业地位获得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松和;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石文海;我国师范类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航;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昶;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课教学内容分析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东序;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足球专修教学大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玉翠;北京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学生培养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马莉;河南省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孙金晖;我国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赵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红梅;高师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体系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4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94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