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上海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思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0 18:31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思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0年

上海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思路研究

张进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是指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由于其独特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办学理念而有别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办出符合本校特色的专业和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改革不尽如人意,不足之处急需改进。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学生未来终身所从事职业生活的针对性不强;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其教学方法、手段太过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其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养成探究、自主和合作的学习习惯等。 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上海市十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设计了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对十所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场地场馆设施、体育物质资源、体育师资队伍情况、师生比例、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及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分析影响上海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找改进和解决的有效手段。希望能得到上级体育管理机构的重视并在工作中加以有效的落实提供参考方向;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性的参考。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1.上海市高职院校主要沿用普通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指导思想,有的院校创新了教学模式口号,但内容也就是普通院校的挪用和照搬,没有实质性的创新。这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违背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缺乏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即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需求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体质要求联系起来,不能脱离职业对学生体质的要求而简单的进行体育锻炼。 2.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均衡,体育教师严重缺乏,职称结构不合理,且学历偏低、科研能力较差。部分院校外聘体育教师偏多,甚至于很多外聘教师是中小学退休的体育教师,没有建立完整的教师管理和考核标准,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令人担忧。 3.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单一。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大部分院校没有开设专项选修课和保健课,上课内容就是围绕着期末考核项目进行体能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中学体育的延续,没有突出职业化教育的特点,没有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体育教学评价不合理,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主要以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为主,忽略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更甚者的院校中长跑达标方可记录学生体育成绩,不达标的学生不论其他考核项目的好与差体育成绩一律不及格。这样不管高矮胖瘦实行“一刀切”的方法对于那些体型较胖、体质较差的学生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 5.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运动场地、器材短缺,难以保证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需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807.4
【目录】:

  • 论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1. 前言12-20
  • 1.1 选题依据12-13
  • 1.2 文献综述13-20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0-21
  • 2.1 研究对象20
  • 2.2 研究方法20-21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1-39
  • 3.1 上海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影响因素及分析21-28
  • 3.2 上海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28-34
  • 3.3 上海市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分析34-36
  • 3.4 上海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场馆与设施条件现状分析36-38
  • 3.5 上海市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分析38-39
  • 4. 上海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思路与发展对策39-43
  • 4.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39
  • 4.2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39-40
  • 4.3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40-41
  • 4.4 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体育教学环节41-43
  • 5. 结论与建议43-45
  • 5.1 结论43-44
  • 5.2 建议44-45
  • 附录45-51
  • 附录145-48
  • 附录248-50
  • 附录350-51
  • 参考文献51-54
  • 后记5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晶晶;郑州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谭晓伟;湖南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3 肇福成;唐山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闵学凯;北京农职院机电工程学院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3年

    5 蒋维伟;金山区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松,金广江,许大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运行模式及存在的困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姚蕾,闻勇;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毛振明;论大学体育教育的危机与改革[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曾红卒,王龙;试论职技高师院校体育现状与发展[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黄频;高职生的健康体育教育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6 王艳玲,吴雪萍;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7 杨晓生,杨昧生;对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投资现状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陆永庆;浙江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毛振明;对建立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和体育教材体系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韩卫东;职业院校体育教材改革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炳祥;;在篮球教学中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赵长录;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调控方法的设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金文慧;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杨向明;;体育欣赏-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新形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郝利玲;曾小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在社会转型中的融合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徐林川;;以攻防格斗为主线的武术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金文慧;;高校体育课程文化探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马权艳;白丽敏;;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陈欣;;体育教学中内在矛盾的哲学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王斌,孙德成;论体育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卢刚;;高职院校如何发展职业性体育[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2 迟明莉;;“导学—学导”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教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徐耀林;薛花;;浅谈初中体育与健康单元学习评价[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4 张帆;;浅谈军事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利荣;沈月明;;高中生闲暇体育活动开展的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泽梅;袁际学;;“新课标”背景下高校选项课开展田径课程的策略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汤立许;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合兴;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衔接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房绍运;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小学体育设施社会开放状况调查[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俊杰;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刘国旺;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瑜伽教学现状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彭国强;2000-2008年美国、英国体育教学研究状况及趋势[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孙伟伟;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王淑玲;乌鲁木齐市部分中学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李进;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课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卢秉旭;大连市高级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元玉;翟芳;周烈;;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2 郑婉;;法国教师教育的改革现状及其借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曲宗湖,刘绍曾,赖天德;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4 刘坚,杜国海,刘华;21世纪初美国基础体育教育师资培训标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王玉扩,陈庆合,李会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8 白真;王晓春;王悦;;辽宁省城市初中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认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10 刘全明;朱素英;侯景琴;;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光龙;无锡市高职院校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发展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2 苏炎;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靖东;对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状的调查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琳;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宝财;辽中县农村中学体育师资情况调查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卜宏波;安庆市城区中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祥辉;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8 杨张伟;山西省运城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师资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许晓旭;日本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石兴中;深圳市罗湖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应连;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三元一参”模式初探[J];安徽教育;2002年06期

    2 朱志翔;浅谈开发体育教学训练中的教育功能[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3 黄光扬;动态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模式及可用性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4 周登嵩,罗映清;考核评价中学体育课成绩的初步探讨[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5 王则珊;终身体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6 项立敏;普通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7 曲宗湖,刘绍曾,赖天德;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8 郁俊;高校面向未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诸葛伟民;浙江、上海、江苏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姚蕾,闻勇;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张旭光 崔林娜;[N];中国体育报;2002年

    2 旭光;[N];中国体育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百之;;儿童、少年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教学[J];教育革命;1978年01期

    2 陈冬华;;谈谈儿歌在幼儿体育教学和活动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1980年06期

    3 袁大忠;;体育教学中的问答[J];中国学校体育;1983年03期

    4 屈光明;;突出体育教学的师范特点[J];师范教育;1987年07期

    5 金保;;体育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6 金福春;;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J];浙江体育科学;1989年01期

    7 文宇兴;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江西教育;1992年09期

    8 杨柏林,王辉,郑洪才;关于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效果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9 方蛟龙;试论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心理指导[J];体育函授通讯;1994年Z2期

    10 ;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J];湖北教育;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明宝;张春燕;王新;张厚福;;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分配公平问题透视[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臧正道;;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新体现[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瑞英;;如何使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杨凡;;浅谈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肖亚玲;田静;;进一步深化我校航海体育教学改革[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曾超刚;;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广促体育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苏建国;高占涛;;浅谈聋哑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8 邵桂华;;基于超循环的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何欢春;;小学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刘义华;李敏;;开发篮球校本课程的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邸新永 作者单位:保定市二十四中;[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2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滨海中学 王荣春;[N];中国体育报;2009年

    3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 梁国立;[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四棉小学 于晓龙;[N];西部时报;2009年

    5 山东滕州市荆河街道平行路小学 黄伟;[N];中国体育报;2009年

    6 鄢梅;[N];六盘水日报;2010年

    7 尧都区段店联校 贺杰锋 温鸿云;[N];临汾日报;2010年

    8 九江学院浔阳附中 陈士明;[N];九江日报;2010年

    9 江苏省响水中学 吴海港;[N];学知报;2010年

    10 庄浪县朱店中学 李五洋;[N];甘肃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桂华;体育教学的自组织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健;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志红;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许婕;中国学校体育角色历史审视与定位[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欢;内蒙古东部区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敏;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光立;济南市中学足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文;主体参与与体育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寰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邵豫;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价值以及渗透途径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世杰;网络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素芬;长株潭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磊;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崔志伟;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思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1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5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