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日本应对青少年儿童体质下降的策略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9-09-25 00:11
【摘要】:剖析近年日本增强青少年儿童体质的政策法规及具体策略,如通过立法要求学校强化体育工作,修订中小学体育《学习指导要领》,改善体育课教学,强化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依据体质调研选择具体策略等。提出我国应对青少年儿童体质下降的策略:将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提升至国家立法高度、赋予课程标准必要的法律效力,出台相关配套制度推进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完善体质调研内容,发挥其指导和引领作用。
【图文】:

日本中小学,关联性,体育课教学,学生体质


增强学生体质的具体措施等。因此,通过整理历年“全国体力·运动能力·运动习惯等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优化体育课教学、推进课外体育活动日常化、改善生活习惯、促进学校与家庭及社区的合作是日本应对青少年儿童体质下降的主要策略。2.1优化体育课教学2.1.1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愉悦性在保证一定运动量的基础上,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愉悦性,对于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及增强学生体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据201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体质水平与其对体育课教学愉悦性的认知具有密切关联性(图1)。图1日本中小学生体质水平与其对体育课教学愉悦性认知的关联性[7]Figure1.Thecognitiverelevanceofphysicalqualityofprimaryandmiddleschoolstudentsandthepleasantnessof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inJapan由表1可以看出,2013年日本有超过7%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尤其是有超过1/4的初中女生认为体育课“不快乐”或“比较不快乐”。即日本要增强青少年儿童体质,需要改善中小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愉悦性的认知。为此,,近年日本有众多中小学采取了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增加使用辅助教学器材等措施,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愉悦性的认知。据2014年日本文部科71

影像,动作要领,日本中小学


认知[7]%Table1Thepleasantnessof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ofprimaryandmiddleschoolstudentsinJapan学生类别快乐比较快乐比较不快乐不快乐小学男生71.121.35.81.8小学女生53.232.112.02.6初中男生45.738.712.23.5初中女生30.843.021.34.92.1.2提高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的程度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措施。200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体质水平与其在体育课上掌握技术动作要领的程度具有密切关联性(图2)。图2日本中小学生体质水平与其在体育课上掌握动作要领程度的关联性[9]Figure2.Thecognitiverelevanceofphysicalqualityofprimaryandmiddleschoolstudentsandthelevelofmasteryin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inJapan由表2可以看出,2009年日本有超过10%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尤其是有超过1/5的初中女生认为在体育课上“未掌握”或“基本未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换言之,日本要增强青少年儿童体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掌握技术动作要领的程度。为此,近年日本有众多中小学采取了改善教学方法的措施,以此促进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据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94.7%的小学和93.4%的初中采取了强化教师运用个别指导法的措施;58.9%的小学和58.2%的初中采取了组织体育教师接受指导方法培训的措施;33.2%的小学和49.1%的初中采取了运用影像教材的措施[8]。表2日本中小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掌握技术动作要领的程度[5]%Table2Thelevelofessentialsofperformancein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ofprimaryandmiddleschoolstudentsinJapan学生类别掌握基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BTY030)
【分类号】:G804.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光;王洋;王远;张丰刚;林锎林;吕兴祖;白长科;;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和实施策略的思考:以天津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冯树兰;;对济南市少年、儿童体质性别差异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1987年01期

3 ;武汉市239名儿童体质情况追踪观察五年的报告[J];湖北体育科技;1983年04期

4 赵迪;;1小时,50年,一辈子——看“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J];辅导员;2007年05期

5 陈小蓉;关于日本少年儿童体质测验的报告[J];中国学校体育;1994年06期

6 吕莹,沈庆凤,曹国庆;合肥市1446名学龄前儿童体质情况的调查[J];安徽体育科技;1987年03期

7 周光明;;对贵阳市城乡儿童体质状况对比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谭达顺;肖静;;贵州省回族、布依族、苗族留守儿童体质状况对比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年03期

9 周强;;日本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及其借鉴研究[J];运动;2014年02期

10 尚大鹏;;日本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历史变化[J];体育教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路;;辽宁省青少年儿童体质相关因素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任弘;何玲;;中国城市儿童体质变化阶段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路;;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评价问题与对策[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4 张娟;黄文英;孙锦明;;民办学校留守儿童体质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天静;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与静态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2 解达立;运动和健康教育联合干预对山区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1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41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