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广州城市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00:54
   广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岭南的文化中心,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敢为人先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孕育生根。如何积极利用广州丰富和独特的文化资源,挖掘蕴涵在体育事业发展各个环节中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以广州城市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州城市的体育文化发展情况和广州城市居民对体育文化的认知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认为:1)广州城市发展建设中体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州城市体育景观、广州足球俱乐部、广州马拉松、广州亚运会、岭南特色传媒、醒狮、龙舟是广州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特有体育元素。这些体育元素展现出广州城市独特的体育文化光彩。2)广州城市居民对体育文化具有一定认知水平,但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浅层。由于公共体育服务还未能与体育文化发展同步,物质基础的利用率较低,形式单一,缺乏宣传力度,导致居民缺少丰富的健身途径和方法,长此以往,一方面会影响居民的体育锻炼热情,另一方面会造成物质资源的浪费,这对广州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挑战。3)广州城市体育文化的创新性建设需要从体育价值观下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文化旅游、文化产品和新媒体的发展,在竞技体育已有水平上开拓创新具有地方传统特色,以及美化城市环境的体育项目方面入手,构建广州城市智能化“体育大公园”,让市民真真切切体会到“运动就在家门口”。4)加快广州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途径有:丰富体育文化内涵,拓宽传播途径,把彰显体育文化的个性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结合广州市体育优势项目,深入挖掘体育运动项目文化;创作岭南特色文化精品,开发体育文化市场,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的创新;加快基层文化建设,为人们提供足够的体育条件,促进区域体育文化平衡发展;加大政策导向力度,提高政府的服务职能,发挥好体育文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的平台,加强对广州体育历史底蕴及民间、民俗体育相关资料物品的收藏、整理和推广工作,保护和弘扬岭南体育文化遗产。
【学位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12.7
【部分图文】:

居民参与,广州城市,体育运动,龙舟


和江边的高楼相呼应,突显出龙舟历史的悠久深远,成为广州城市环境美的典范。时至今日,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也已举办了 16 届之久,龙舟运不再是一项普通的民俗活动,竞赛器材更加美观,运动场地更加开放,竞赛更加完备,运动队伍更加专业……广州龙舟与一些民俗体育项目相比,没有濒临失传的境地,反而走上国际大舞台,利用自身传统民俗特色与旅游产业合,为龙舟赛事的举办和影响力的扩大提供了机遇和资本。广州国际龙舟赛续举办和职业龙舟俱乐部的相继成立,进一步扩大了广州在国际上的影响4.2 广州城市居民“体育文化”认知情况居民是城市的核心,城市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对城市体育文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该城市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4.2.1 城市居民对体育文化的总体认知

居民,广州城市,体育,途径


广州体育学院 201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身体 3 次及 3 次以上,每周锻炼 1—2 次的居民占到 34.36%,偶尔锻炼的居民有24.1%,而几乎不锻炼的居民只占到了 2.05%,说明广州城市居民普遍都有运动习惯。 体育归根到底需要人们切身参与其中,只有居民热爱体育运动,对体育文化的研究才有价值。

广州城市,居民,体育文化,情况


图 3 广州城市居民对体育文化的基本认识情况关于广州城市居民对体育文化的基本认识情况如图 3 所示。体育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体育领域的方方面面。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城市居民普遍理解体育文化的概念。群众能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体育文化,这对于广州城市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当问及居民“您认为体育文化会对城市建设的________产生积极作用”时,居民认为体育文化对城市的精神面貌(83.59%)、文化传统(71.28%)、综合实力(73.33%)均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首先,广州城市居民对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其次,认为体育文化对城市硬件设施产生积极作用的居民只有 5 成,说明居民意识到体育文化在精神方面的功能要强于物质方面,明确了体育文化对广州城市发展建设的促进方向。近五成的广州城市居民认为增强一座城市的体育软实力最根本是要提升体育参与度。居民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提高城市体育软实力需要更多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生活水平。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媛媛;;幸福感语境下的广州市大众体育文化发展对策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袁野;董新风;张明;;体育赛事经济与城市建设关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罗明凤;;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市体育文化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4 刘琨瑛;林如鹏;;体育赛事与广州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聂应军;吕万刚;郑湘平;;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体育文化研究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6 李海;徐剑;刘建国;;论体育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提升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付革;;城市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2年02期

8 郝勤;;论体育与体育文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陈晓峰;;多维视角下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亢瑾;尹辉;左振腾;;社区体育文化与城市和谐发展研究[J];运动;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837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37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