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柏拉图的“体操”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08:44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主要体现其教育思想的著作。在《理想国》的第三卷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的对话中,谈到了有关“体操”和音乐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在谈论中,这样说到:“把我们的教育建立在音乐和体育上的那些立法家,其目的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在于用音乐照顾心灵,用体育照顾身体。”这段话中关键的语句为“在于用音乐照顾心灵,用体育照顾身体”,在现代的学术理解和教育实践中,被自然而然的理解成了“体育锻炼身体,音乐陶冶情操”,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片面的解释了柏拉图原文中此语句的意义,所以本研究就柏拉图的“体操”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文本解释学的方法对柏拉图的“体操”思想进行了深刻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理想国》中有关“体操”思想的论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柏拉图其他的哲学观点深入的对其“体操”思想进行解读,解读内容包括柏拉图“体操”思想产生的背景渊源、内容和影响等。研究分析表明,柏拉图的“体操”思想内涵丰富。首先,他的“体操”哲学思想的来源上继承和发展了其师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哲学思想,以及毕达哥拉斯学派对音乐的哲学观点和赫拉克利特关于身体和灵魂的关系的哲学论点,并总结出其“体操”思想集中体现在身心观的哲学论述中;其次,柏拉图的“体操”思想的教育内容为“七科”教育,对教育的对象、水平和年限有一定的要求,其教育思想具有身心共修、道德教化、培养哲学王以及创建理想生活的目的和美、德性以及情色等的价值;再次对柏拉图的“体操”思想进行了审视,肯定其在当时的哲学背景中的积极影响,也从另一方面承认了它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本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柏拉图的“体操”思想并不是现代所理解的身心分离的思想,“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身心分离的教育理念的理解是片面的,是与柏拉图的“体操”思想相背离的。在柏拉图的“体操”思想看来,灵魂的修养是建立在体操和音乐的基础上的,两者的存在都是为了灵魂的和谐,所以说身心并非是分离的,身体是心灵即灵魂的一部分,身体的锻炼是为了灵魂的激情、欲望和理智三部分的和谐。在柏拉图看来身体是灵魂的一部分,两者是不可分离的,身心和谐才是其“体操”思想的精髓所在。由此澄清现代体育思想中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在于用音乐照顾心灵,用体育照顾身体”的体育教育思想的比较片面的理解。希望能启发之后的学者在学习哲学前辈的思想时,应该宏观把握,全面理解。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体操”概念界定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2.2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历史研究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文本解释学方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柏拉图“体操”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4.1.1 柏拉图“体操”思想产生的背景
        4.1.2 柏拉图“体操”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4.1.3 柏拉图的“体操”思想的集中体现—身心观
    4.2 柏拉图“体操”思想的内容
        4.2.1 柏拉图“体操”思想的教育内容
        4.2.2 柏拉图“体操”思想的价值内容
        4.2.3 柏拉图“体操”思想的目的的内容
    4.3 柏拉图“体操”思想的审视
        4.3.1 柏拉图“体操”思想的哲学影响
        4.3.2 柏拉图“体操”思想的历史影响
        4.3.3 柏拉图“体操”思想的局限性
        4.3.4 现代体育文明对柏拉图“体操”思想的态度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池秋平;;古希腊体育的德性维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2 邹小华;刘绛华;;由美入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贺宝玉;;通才教育的古代范式——古典时代雅典的教育实践[J];运城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陈村富;;古希腊奥林匹克赛会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王先达;;雅典和谐教育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究;2007年03期

6 韩素玲;;论柏拉图的国民教育理念[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7 杨光富;;重温柏拉图:“教育强国”的发轫者[J];上海教育;2006年01期

8 梁启政,李丽华;古希腊雅典教育思想及其前瞻性浅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9 胡国铭;一种内涵深刻的古典教育观——柏拉图《国家篇》教育思想述评[J];鄂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宋慧娟;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古典时代希腊人道德教育方法刍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芸;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珊珊;以游戏精神观照幼儿教育:从意蕴到行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云波;长春市城区高中器械体操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景文;论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4 梁白瑜;“人生的艺术派的文学”[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7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37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