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公共外交视域下中国体育外交的时代责任

发布时间:2021-11-20 03:04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急需寻找一条可行的外交之路,以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公共外交逐渐受到全世界各国的热捧,对提升国家形象和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体育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草根战略”,其以能够突破语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诸多的影响因素,能够完成其他外交无法承担的任务为自身最大的优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及科学交叉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体育外交的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国体育外交时代责任路径选择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中国体育外交服务构建和谐中国和和谐世界,最大程度的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及结论:1.中国体育外交面临的时代特征。包括亲民性,注重民间体育交流方式,忽略种族、语言、信仰等外在因素,搭建起民与民之间沟通的桥梁;稳定性,一旦建立起交流平台便要悉心维护使之长久发挥作用;灵活性,依据国家的主导力量实行多样性外交策略。2.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体育外交的时代责任。在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新时期里,中国体育外交担负着改善同世界各国的国家关系、服务中国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和促进各...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提升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
        1.1.2 构建核心价值话语体系,提升中国体育外交话语优势
        1.1.3 抵制西方“进攻型”的公共外交,发展中国体育文化事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有关公共外交研究现状
        1.3.2 有关公共外交与体育外交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公共外交
        1.4.2 文化外交
        1.4.3 体育外交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2.2.2 逻辑推理及归纳研究方法
        2.2.3 科学交叉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共外交的特征
    3.2 公共外交的主体、客体与载体
        3.2.1 公共外交的主体
        3.2.2 公共外交的客体
        3.2.3 公共外交的载体
    3.3 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体育外交的特征
        3.3.1 政治性—亲民性
        3.3.2 突击性—稳定性
        3.3.3 单一性—灵活性
    3.4 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体育外交时代责任
        3.4.1 改善同世界各国的国家关系
        3.4.2 促进中国体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3.4.3 努力营造有利的国际外交环境
    3.5 中国体育外交时代责任确定依据
        3.5.1 谋求国家整体利益
        3.5.2 扩大对外宣传和影响力
        3.5.3 提升国家形象和信誉度
    3.6 实现中国体育外交时代责任路径选择
        3.6.1 积极参与制定公平公正的国际体育规则
        3.6.2 提高举办国际性体育运动赛事的能力
        3.6.3 拉近中国同全世界人民之间的距离
        3.6.4 加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建设
        3.6.5 积极培养更多的国际高水平竞技运动员
4.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体育步入公共外交的新时代[J]. 黄莉.  运动. 2012(11)
[2]积极探索中国公共外交新思路[J]. 黄星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08)
[3]试析瑞典“新公共外交”[J]. 李德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1(03)
[4]“超实力发挥”——加拿大公共外交的历史、特色及启示[J]. 张笑一.  国际论坛. 2011(03)
[5]“9·11”事件后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争论与进展[J]. 李忠斌.  当代世界. 2011(03)
[6]中国需要关颖珊式的体育外交使节[J]. 洪朝辉.  南风窗. 2010(24)
[7]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J]. 尼古拉斯·卡尔,钟新,陆佳怡.  国际新闻界. 2010(07)
[8]公共外交相关概念辨析[J]. 李志永.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9(02)
[9]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启示[J]. 廖宏斌.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01)
[10]体育外交:公共外交的“草根战略”[J]. 李德芳.  国际论坛. 2008(06)

博士论文
[1]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 李德芳.山东大学 2009
[2]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 宁继鸣.山东大学 2006
[3]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 廖宏斌.外交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论体育外交在和谐世界构建中的价值[D]. 李忠华.燕山大学 2010
[2]论我国体育外交的作用与影响[D]. 马悦.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公共外交:理论、实践及对中国的借鉴[D]. 刘炳香.中共中央党校 2006



本文编号:3506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06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