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08:48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进入新高度,各类竞技人才不断涌现,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作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承载着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任务,经过三十余年发展,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在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相关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快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2005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评估工作,最终确定了北京大学等235所高校招生资格。在2010年,教育部开展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申请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评审确定工作,最后评定279所高校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批准的设有高水平运动队高校,近年来在竞技人才培养与输出上不断突破,先后培养出余贺新、梁小静等优秀运动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提高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水平,促进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产出和培养高质量运动员。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华南理工大学田径、游泳、足球、乒乓球、篮球等高水平运动队进...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此外,在文化课学习上,高水平运动员学籍所在学院各专业教师主要负责指导高水平运动员日常文化课学习。在其他服务方面,各辅导员老师主要负责运动员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感及心理等方面问题,通过一对一沟通方式,与运动员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机制,充分了解运动员在校期间思想状况,针对重点学生重要问题制定解决方案,重点解决运动员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运动员完成文化课学习要求,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从2-1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组织管理体系图可以看出,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自上而下形成较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各部门分工细致,互相协作。在训练上,各单项高水平运动队均配备专项能力较强的高水平教练员,并根据运动队特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合理掌握训练量及训练强度。针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目前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实行统一分班统一教学的集中管理模式。和其他学校将运动员学籍分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相比,通过这种集体教学,统一管理模式,对运动员管理能够发挥出即时性和有效性,班级教师及辅导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所有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状况及思想情况,有助于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和思想教育的管理。
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在课外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较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占用过多课余时间进行文化课学习,如图2-2所示,在被调查的50名高水平运动员中,有2人表示每天在课后几乎不学习,占到总人数的4%;有18人每天课外学习时间为1小时以下,占总人数的36%;而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仅有6人,占总人数12%。由于高水平运动员存在训练任务,导致高水平运动员课外学习时间较短,不利于运动员全面发展。可以看出,保障运动员充足的学习时间是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高质量产出运动员的重要保障。2.2.5 运动员训练比赛现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协同模式建设思考[J]. 窦晓江,刘延荣.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3)
[2]对近年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分析[J]. 翟兆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11)
[3]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何文轩. 考试周刊. 2012(51)
[4]从中澳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谈我国人才培养战略[J]. 马维平,徐勤儿,于楼成.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03)
[5]体教结合背景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管理[J]. 薛辉,冯维玲. 运动. 2011(05)
[6]高校运动队管理工作的建设[J]. 郑景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5)
[7]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探讨[J]. 王亚力. 运动. 2010(04)
[8]关于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问题的若干思考[J]. 曹华. 体育科研. 2009(02)
[9]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体制的比较[J]. 胡光霞,顾克鹏,盖涛,陈春阳,沈艳.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3)
[10]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制度解析[J]. 孟春雷,牛佩林,王泽杰.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 刘海元.北京体育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 杨建华.中南大学 2009
[2]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岩.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19799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此外,在文化课学习上,高水平运动员学籍所在学院各专业教师主要负责指导高水平运动员日常文化课学习。在其他服务方面,各辅导员老师主要负责运动员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感及心理等方面问题,通过一对一沟通方式,与运动员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机制,充分了解运动员在校期间思想状况,针对重点学生重要问题制定解决方案,重点解决运动员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运动员完成文化课学习要求,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从2-1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组织管理体系图可以看出,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自上而下形成较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各部门分工细致,互相协作。在训练上,各单项高水平运动队均配备专项能力较强的高水平教练员,并根据运动队特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合理掌握训练量及训练强度。针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目前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实行统一分班统一教学的集中管理模式。和其他学校将运动员学籍分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相比,通过这种集体教学,统一管理模式,对运动员管理能够发挥出即时性和有效性,班级教师及辅导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所有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状况及思想情况,有助于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和思想教育的管理。
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在课外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较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占用过多课余时间进行文化课学习,如图2-2所示,在被调查的50名高水平运动员中,有2人表示每天在课后几乎不学习,占到总人数的4%;有18人每天课外学习时间为1小时以下,占总人数的36%;而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仅有6人,占总人数12%。由于高水平运动员存在训练任务,导致高水平运动员课外学习时间较短,不利于运动员全面发展。可以看出,保障运动员充足的学习时间是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高质量产出运动员的重要保障。2.2.5 运动员训练比赛现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协同模式建设思考[J]. 窦晓江,刘延荣.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3)
[2]对近年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分析[J]. 翟兆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11)
[3]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何文轩. 考试周刊. 2012(51)
[4]从中澳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谈我国人才培养战略[J]. 马维平,徐勤儿,于楼成.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03)
[5]体教结合背景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管理[J]. 薛辉,冯维玲. 运动. 2011(05)
[6]高校运动队管理工作的建设[J]. 郑景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5)
[7]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探讨[J]. 王亚力. 运动. 2010(04)
[8]关于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问题的若干思考[J]. 曹华. 体育科研. 2009(02)
[9]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体制的比较[J]. 胡光霞,顾克鹏,盖涛,陈春阳,沈艳.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3)
[10]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制度解析[J]. 孟春雷,牛佩林,王泽杰.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 刘海元.北京体育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 杨建华.中南大学 2009
[2]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岩.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19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19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