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 ——以长沙市部分高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0 18:29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的大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不再局限于某门技能或单纯的知识掌握,还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增强自我信心,提升社会竞争实力,演艺最佳社会角色。因此,对即将步入纷繁变化社会中的大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补充、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和教育的手段,具有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空间领域的广泛性等特点,对促进学生身心合一、协调全面发展都是良好作用,特别是对于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本选题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为基本思路,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进行探讨和分析。以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切入点,研究其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目的是发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互关系,更好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发现:(1)长沙市被调查的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处于良好水平,男女之间和专业之间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没有显著性差...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大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需求
1.2.2 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1.3.2 关于我国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1.3.3 关于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研究
2 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3 研究思路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概念解析
3.1.1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
3.1.2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1.3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2 长沙市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指数水平
3.3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3.3.1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3.3.2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3.3.3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3.3.4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3.4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不同行为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3.4.1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3.4.2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3.4.3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不同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3.4.4 大学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不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与分析[J]. 杨颖,张峰岩,孙香珍. 统计与管理. 2014(05)
[2]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研究[J]. 张凯.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04)
[3]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沈阳工程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为例[J]. 张凯. 电大理工. 2014(01)
[4]对山东省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 韩衍杰. 当代教育科学. 2013(15)
[5]课外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徐永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5)
[6]浅议体育活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作用[J]. 张兵.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10)
[7]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 李晓强,段旭光.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8]利用体育活动的小群体,培养初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 张永辉.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7)
[9]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 杨培基,周学兵,于晓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6)
[10]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 吴红胤.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3)
硕士论文
[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D]. 崔秋月.苏州大学 2013
[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 笪学军.河海大学 2005
[3]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及培养研究[D]. 杨光平.西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33167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大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需求
1.2.2 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1.3.2 关于我国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1.3.3 关于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研究
2 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3 研究思路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概念解析
3.1.1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
3.1.2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1.3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2 长沙市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指数水平
3.3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3.3.1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3.3.2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3.3.3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3.3.4 长沙市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3.4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不同行为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3.4.1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3.4.2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3.4.3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不同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3.4.4 大学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不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与分析[J]. 杨颖,张峰岩,孙香珍. 统计与管理. 2014(05)
[2]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研究[J]. 张凯.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04)
[3]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沈阳工程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为例[J]. 张凯. 电大理工. 2014(01)
[4]对山东省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 韩衍杰. 当代教育科学. 2013(15)
[5]课外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徐永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5)
[6]浅议体育活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作用[J]. 张兵.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10)
[7]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 李晓强,段旭光.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8]利用体育活动的小群体,培养初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 张永辉.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7)
[9]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 杨培基,周学兵,于晓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6)
[10]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 吴红胤.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3)
硕士论文
[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D]. 崔秋月.苏州大学 2013
[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 笪学军.河海大学 2005
[3]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及培养研究[D]. 杨光平.西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33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3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