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30 05:01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普通高校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 技能结构 技能培养 支撑条件
【摘要】: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能够掌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并具备较高的实践活动能力,能够从事表演、教学、培训以及编排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体育艺术表演人才注重专业技能的展示,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是该专业学生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应该着重提高,对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培养体系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广泛的探讨,无疑是一个亟待研究和十分紧迫的课题。在对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研究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实践等问题,但是作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技能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技能结构、技能的培养过程以及技能培养体系的各个支撑条件,为未来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并为各高校中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以山东省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分别从师资力量、学生情况、场地设施和音乐使用情况等各支撑条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技能结构、目标、手段与培养过程等方面,对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技能培养体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而构建出良好的技能培养体系,使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学生能够成为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得出结论如下:1、在各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技能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内在角色塑造力和外部表现力相统一,着重培养其统一的综合表演技能。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技能结构主要包括:表演者的内在角色塑造、外部表现力和临场表现水平等综合能力的统一。2、在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其技能培养的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的特征采取合适的技能培养手段,积极去达成该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体育艺术表演良好的技能动作。3、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技能培养主要分为技能的认知培养、动机培养和行为培养。当技能动作的学习经过认知培养、动机培养直到最后的行为培养,多种技能动作形已趋于稳定、熟练,并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且能自动的流露出来。4、通过对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各个支撑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在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与练习、教师技能与理论指导、学校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目标、场地硬件设施及音乐使用等方面均存在不足。这就影响了良好技能的培养,所以笔者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研究,针对调查问卷和调查的总结,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今后体育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 技能结构 技能培养 支撑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0
- 1.1 选题依据9
- 1.2 选题意义9-10
- 2 国内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0-14
- 2.1 关于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概念的研究10-11
- 2.2 关于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11-12
- 2.3 关于技能培养的研究12-13
- 2.4 关于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训练的研究13-14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5
- 3.1 研究对象14
- 3.2 研究方法14-15
- 3.2.1 文献资料法14
- 3.2.2 专家访谈法14
- 3.2.3 问卷调查法14-15
- 3.2.4 数理统计法15
- 3.2.5 逻辑分析法15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15-36
- 4.1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兴起过程15-16
- 4.2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特征与技能结构16-20
- 4.2.1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特征16-17
- 4.2.2 学生的专业技能结构17-20
- 4.3 山东省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培养现状20-25
- 4.3.1 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基本情况分析20-22
- 4.3.2 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师基本情况分析22-24
- 4.3.3 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硬件设施情况分析24
- 4.3.4 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音乐使用情况分析24-25
- 4.4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25-36
- 4.4.1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培养指导思想及课程设置25-26
- 4.4.2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培养的目标与手段26-27
- 4.4.3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培养的实施27-31
- 4.4.4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技能培养的对策31-36
- 5 结论与建议36-39
- 5.1 结论36-37
- 5.2 建议37-39
- 6 参考文献39-43
- 附录43-48
- 致谢48-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50
- 附件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鸿韬;李敏;;体育表演艺术概念及分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2 王艳;唐红兵;;高校体育表演专业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12期
3 崇玉萍;吴本连;郝利玲;;安徽省高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发展策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4 宋新明;;大学生体育舞蹈技能与培养策略[J];飞天;2012年08期
5 庞纳丽;;舞蹈学专业特色的舞蹈技术课[J];华章;2011年13期
6 金晓阳;;培养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7 宋磊;;从专家技能的养成审视职业技术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年33期
8 李娟;冯晓辉;;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张云鹏;论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结构与养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10 薛梅梅;;教师课堂有效倾听技能的养成[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0期
,本文编号:592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92562.html